扬颜

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作品评述

《扬颜》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扬颜》中文译文:
扬雄编纂《言准仲尼》,颜氏以身模仿虞舜。
千里常常担忧门户的限制,想要为山努力一点进展。
小人和君子走的路不同,烈士和贪婪的人的追求也不一样。
哪里能够蠢蠢自责而尚能自恕?百年转瞬即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个人追求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扬雄编纂《言准仲尼》。《言准仲尼》是一部集结了许多与孔子相关的言论的著作,扬雄在其中整理了孔子的教诲。这一句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孔子道德教育的重视。

接着,诗中提到了颜氏模仿虞舜。颜氏是《论语》中的一位学生,他将虞舜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模仿他的品德和行为。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推崇。

诗中的"千里常常担忧门户的限制",意味着作者对于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束缚的忧虑。这里的门户可以理解为家庭、社会或制度的限制,作者认为这种限制可能阻碍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为山努力一点进展"表达了作者的追求和努力。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障碍和困难,通过攀登山峰可以表达个人的奋斗和追求。作者希望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坚持努力,不断进步。

接下来的两句"小人和君子走的路不同,烈士和贪婪的人的追求也不一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作者认为小人和君子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烈士和贪婪之间的价值取向也大相径庭。这句话强调了道德选择和追求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哪里能够蠢蠢自责而尚能自恕?百年转瞬即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作者认为自责和自恕是难以并存的,人生百年转瞬即逝,应当珍惜时间,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总的来说,《扬颜》通过对儒家经典和道德追求的引用,探讨了个人发展、道德选择和人生意义等主题。诗意深邃,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价值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才归又东去,且道几时还。算路亦差远,缘君不耐闲。江城登铁瓮,烟寺认金山。我昔经行地,诗牌挂壁间。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四郊丰稔听歌农,尊俎无劳为折冲。且向座中成落魄,肯将天下议中庸。满衣柑雾香分饤,百瓮梨云暖破封。华发醉来搔欲短,灯前披影看鬔松。

春来日日欲寻春,乐此疏慵老大身。岂料青春今过半,萧萧风雨却愁人。

吴王上国长洲奢,翠黛寒江一道斜。伤见摧残旧宫树,美人曾插九枝花。

春雪满蓑笠,海边先燕归。千林新改叶,百衲旧来衣。溪水从何至,山云自解飞。报言岩下客,斋钵笋应肥。

放勋禅饮牛父,轩皇问牧马童。曰夫子致南面,称天师拜下风。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麦甑凄凉稻尚青,粒珠乘急价掀腾。市平本易无千斛,仓籴良艰且五升。长是信天还自活,未能送鬼任多憎。回头钟鼓群峰寺,饱饭高眠独有僧。

病来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间。休问游人春早晚,花开花落不相关。

人生何者遽宜休,如此诗书未白头。舍棹灯明烟雨里,居人那识在原愁。

幅巾短褐野人装,洗尽黄尘早暮忙。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雨中郁郁垣衣绿,涧底纤纤石发长。老惫只思眠蹋壁,一尊到手又成狂。

雨足秧畴始放晴,乡邻所至有欢声。宰公明察无冤狱,太守辛勤自劝耕。我昔黄童成白首,谁今赤子视苍生。定知米价秋来减,遍买村醪处处行。

多病淹歹岁,初寒悄独吟。云容乍浓淡,秋色半晴阴。篱菊催佳节,山泉响夜琴。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

瞎驴一蹈两头空,便与寻常咱不同。寸步却成千里隔,纷纷多在半途中。

楚天风雪犯征裘,误拂京尘事远游。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云含江树看迷所,目逐归鸿送不休。欲借高楼望西北,亦应西北有高楼。

青春苦留不肯住,白发不招还自来。闲看灯前写诗手,百年端是窖中埃。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岚光野色共扶舆,见说壶天气象殊。叠巘吞云圭角露,寒泉触石篆文纡。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何日青鞋亲扣历,细评佳致染权腴。

枯林独秀染胭脂,不使群芳次第窥。月桂殷勤来并色,江梅寂寞许同时。霜飞雪舞终难挫,蝶隐蜂逃各未知。折得一枝聊慰眼,儿童拍手误春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