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旧迹

六朝更代几兴亡,满地黄花只旧香。
水鸟不知人事改,双飞犹自恋寒塘。

作品评述

《六朝旧迹》是宋代诗人李时可创作的一首诗,讲述了六朝历经更迭的岁月,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迹,虽然物华天宝早已消逝,但依然保留了一抹浓郁的历史氛围。

六朝更代几兴亡,
满地黄花只旧香。
水鸟不知人事改,
双飞犹自恋寒塘。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六朝曾几度更替兴衰,
满地黄花只残存旧时的香气。
水中的鸟儿依然不知人世不断变迁,
双翅自由地飞翔,也仍然留恋寒冷的池塘。

诗意和赏析:
《六朝旧迹》通过描绘六朝的风云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六朝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追溯至东晋和南朝的时期,历经齐、梁、陈、宋、於、吴等朝代的兴衰。六朝时期文化繁荣,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宫殿、墓葬、公共建筑和文化遗迹。

诗中的“六朝更代几兴亡”,表达了六朝历经无数次的更迭,见证了王朝的兴衰,点明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诗句“满地黄花只旧香”则描绘了过去繁华的一时,如今只余下凋零的黄花,却仍然能够散发出属于过去的香气,意味着历史的痕迹和过去的风华。

“水鸟不知人事改,双飞犹自恋寒塘"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思考。水鸟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不会感知人事的变迁,它们继续在古老的寒冷池塘中飞翔,与过去的景象相连。这也暗示了历史遗迹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过去的荣耀,更在于它们自身所呈现的美和独特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历史的随风而逝和自然的坚守。通过对六朝旧迹的描摹,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充满历史痕迹的过往时光,唤起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珍贵遗产的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水鸟的恋寒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关爱以及对寒冷境况下生命的勇敢和坚持。

诗词推荐

胸中深蟠万卷馀,笔端倒倾蚁室珠。掖垣政要舍人样,致主泽民推宿儒。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有个灵泉在翠微,我来问讯水方肥。盈虚嘿顺阴阳气,消长先知天地机。金井祥开波有縠,银床冷迫石生衣。浮名不值一杯水,满酌甖瓶拂袖归。

纷绿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堂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巨木架长虹,横跨惊湍上。有如排世难,出力贵用壮。行人知宝地,非此欲何向。因怀济川功,作诗鑱绝嶂。

屐齿遍庭深,时为拥鼻吟。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静赏应难极,孤怀自不禁。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

夜月明松顶,轩居不掩扉。石泉沉湿翠,碧瓦弄晴晖。林静猿初息,巢空鹤未归。此中凝坐者,寒沁薜萝衣。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凉生宫殿不因秋。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月华清泛浪花浮。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西子能令转嫁吴,会稽知尔啄姑苏。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

盛德岂功,一祖六宗。钦翼燕诒,社享是崇。万意齐精,假斋惟恭。率礼周旋,福禄来同。

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

绿节闲云间古风,茂林浓处没西东。子猷消息无人问,鸶凤飞来足印空。

白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

城前兵马过,城里人高卧。官家自供给,畏我田产破。健儿食肥肉,战马食新谷。食饱物有馀,所恨无两腹。草青见军过,草白见军回。军回人更多,尽系西戎来。

乐府水调歌头,以答雅意一峰华不注,东望雨冥冥。黄云画角,回首客舍又幽并。喜按西来佳耗,闻道东山未老,双鬓为谁青。经济有公论,且莫叹飘零。杏花吟,山色句,尽称停。平生风味不浅,聊尔写襟灵。步冷东垣秋水,坐对汾亭夜月,两地若为情。合作碧箫曲,留待醉时听。

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空城晓月。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操一豚蹄亦可怜,欲将庙食自旌贤。坏墙颓壁神台笠,不见干戈六十年。

往时淟涊玷蕃宣,处士名闻积有年。甚欲同倾彭泽酒,未能略送始兴钱。细看好句无疵处,时出名言亦自然。苦海爱河争没溺,禅窗一榻篆茶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