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轩辕二帝子别业作》
拼音和注音
xuān yuán lóng yù jiǒng nán pān , tú wèi jūn wáng liú dòng f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轩辕:(名)黄帝的名号。传说其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称。
君王:封建时代世袭体制的王国对统治者的尊称。
洞府:(名)神话称深山中神仙住的地方。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七十二峰不相离,兄与弟兮共冶之。
兄在禺南弟禺北,峰峰相对不参差。
二禺君臣自太古,三峡长为汤沐土。
轩辕龙驭迥难攀,徒为君王留洞府。
榴花五色红氤氲,阮隃枝枝拂涧云。
楚客悲思惟帝子,南人俎豆独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