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

山似游龙势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阍。
峰峦常带烟霞色,洞穴浑无斧凿痕。

作品评述

《白石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志道。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似游龙势欲奔,
山中有路透天阍。
峰峦常带烟霞色,
洞穴浑无斧凿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白石山的景象。山势如同一条游龙,仿佛要翻山越岭奔驰。山中有一条通向天门的路径。山峰常常被云雾和霞光笼罩,给人以美丽多彩的感觉。洞穴内部完整无缺,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山似游龙势欲奔":这句描绘了山势如同一条游龙的形象,形容山的峻峭和雄伟。游龙象征着山的生动和灵动,给人一种山势磅礴、气势逼人的感觉。

2. "山中有路透天阍":这句表达了山中有一条通向天门的路径。透天阍意味着山门敞开,人们可以穿过山中的通道,通往更高的地方。这个景象暗示着人们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够追求更高的目标。

3. "峰峦常带烟霞色":这句描述了山峰常常被云雾和霞光所笼罩,给人以美丽多彩的感觉。烟霞色代表着山的神秘和变幻无常的特性,也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

4. "洞穴浑无斧凿痕":这句表达了洞穴内部完整无缺,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洞穴作为山中的一部分,象征着山的内在之美和纯洁无暇。它没有被人类的力量所侵蚀,展示了大自然的原始和宁静。

整首诗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山的形象和景观,展示了山的壮丽、神秘和纯净之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诗词推荐

裴相功成归绿野,谢公人望起东山。巨川欲济须舟楫,只恐求閒未许閒。

战尽今秋见太平,西风多作北风声。不吹鸟帽吹氈帽,篱下黄花笑不成。

行尽枥林村,柴门闭夕曛。自来松下坐,閒想壁间文。守树猿偷果,窥山犬吠云。多应寻鹤去,祗隔暮溪濆。

老去未忘黄与朱,琢成三砚乐閒居。岂能更作诸生业,但欲频看后世书。视草北门才已尽,持衡南省计尤疏。便须再挂衣冠去,约汝同归故草庐。

我昔过君门,心闲懒问君。君今来深谷,无心似孤云。淋浪身上衣,磊落袖中文。相违复相别,去宿白鸥群。

追路归山后,开关唤客眠。那知言在耳,已作醉逃禅。急雪浓筛瓦,中宵冷透氈。清愁分不尽,惜别意凄然。

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溪澄问人隐,岩险烦登陟。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傥寻琪树人,为报长相忆。

枯松下,盘陀上,独坐大方,横按拄杖。谓是应庵,无恁相状。谓非应庵,谁肯归向。分付祖道,试自定当。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羞将铁砚磨,万事总谈何。断酒除狂兴,看书起睡魔。霜林秋色惨,山馆雨声多。安得乘渔艇,空江挂绿蓑。

众芳残。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谁与将红间白,采薰笼、仙衣覆斑斓。如有意、浓妆淡抹,斜倚栏干。夭饶向晚春后,惯因欹晴景,愁怕朝寒。纵有狂雨,便离披损,不奈幽闲。素李来禽总俗,谩遮映、终羞格疏顽。谁采顾,斜风教舞,月下庭间。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花落杏园枝,驱车问路岐。人情谁可会,身事自堪疑。岳雨狂雷送,溪槎涨水吹。家山如此景,几处不相随。

金鳌背上郁蓝天,长有神龙卫法筵。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亭亭故碑亡旧主,覆以老屋疏且欹。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志存於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往不覊。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或云彼以窜逐久,志气软熟非前时。

了了见,无一物,唯有天真一如佛。普贤腹裹接观音,善财稽首称奇特。

梁苑春归,章街雪霁,柳梢华萼初萌。非烟非雾,新岁乐升平。京兆雍容报政,金狨过、九陌尘轻。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东风,吹绿鬓,薄罗剪彩,小绾流莺。比渭滨甲子,尚父难兄。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明年会,双衣对引,谈笑秉钧衡。

东城有高楼,峨峨冠城阙。我来属昏暮,见此初上月。遥天罗江山,极目如霁雪。江山秀如此,岂不生豪杰。临风一高歌,达曙何由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