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作品评述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频频来到子由的书斋,追忆游历的点点滴滴。
行走山间稍感疲倦,径直躺下平放腹部。
香茗送来立即仰头啜饮,然后再度起身端坐。
推开窗户,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见到辽阔的天地。
金碧辉煌何等美丽,玉雪洁白不染污渍。

往日的宴会豢养了许多人,我的灵魂啊,又属于谁呢?
积聚的沙土东西迁移,怒潮日夜翻腾。
烟雾在远山的树梢上细薄飘散,云端的海鸥飞过。
人生短暂如尺寸,转瞬间被磨损。
千万年来只有一曲悲歌,这悲歌又能与我相和谐呢?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的诗人方回所写,描述了他在书斋中回忆游历的心情与感慨。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各种景物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历史长久的思考。

诗人行山疲倦后躺下,喝茶时仰头饮尽,然后重新端坐起来。他打开窗户,眼前一片开阔,感受到天地之大。金碧辉煌的景色、洁白无瑕的玉雪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中,作者提到过去的宴会,虽然豢养了许多人,但灵魂却属于谁呢?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他观察到沙土的迁移和怒潮的翻腾,以及烟雾在远山间细细飘散,云端的海鸥飞过。这些景象使他感叹人生短暂而易逝,仿佛一切都在瞬息间消逝。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万古一悲歌的思考,问道这悲歌又能与他相和谐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历史长久、人生短暂的感悟和疑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书斋中的心情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虽然简短,但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意象,传递出深远的意蕴。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他在行山疲倦后躺下,体验到平和宁静的感觉。茶水到来,他仰头饮尽,然后重新端坐起来。这一过程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转瞬即逝的现实。拓开窗户后,他看到辽阔的天地,金碧辉煌和洁白无瑕的景色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景象与人生的短暂相互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诗中还涉及到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提到过去的宴会,虽然养育了许多人,但最终灵魂又归于何处?这个问题探讨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存在的意义。诗人还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如沙土的迁移和怒潮的翻腾,以及烟雾在山间弥散、云端的海鸥飞过。这些景象呈现了时间和自然的力量,进一步凸显了个体的短暂和微小。

最后的两句"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诗人意识到自己只是众多悲歌中的一员,对于历史和宿命的抗争似乎微不足道。这种思考呈现出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和命运的无奈和疑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体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短暂和历史长久的主题。诗人的思考和追问使得诗意更加深沉和感人,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梭林鸟共飞,一道转光辉。痴人随物转,悟者发真机。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新诗曾寄紫云娘,异日相逢尚未忘。料想匆匆恨离别,愁肠万缕系垂杨。

新晴钟鼓暮楼台,人与清空两不埃。日已顿无宣子畏,云应全为退之开。夜凉河汉牛初渡,秋爽关山雁欲来。好向丰年作张主,未须松鼎煮丹胎。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雨色丝丝风色娇,天涯亭上觉魂消。一家生意付秋瘴,万里归心随暮潮。兵送远人还海界,吏申迁客入津桥。山公对此聊酣饮,怕见醒来雨鬓凋。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颓墙四面红。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浮家何计来波上,举扇无因出焙中。三十馀年吟冷语,今年吟到水晶宫。

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旋挹天花融湩液,净无土脉污芳鲜。乞君风腋作飞仙。

黄屋辞丹阙,贞臣赴敌营。解言终不反,先面竟如生。谁并当时节,独流千祀名。承家有贤嗣,谅不愧西平。

手拈茱萸簪髻,一枝聊记重阳。

安石声名,买臣富贵,我不敢知。谩扬州泛泛,浮湛随水,阊门轨轨,开阖从时。满目浮荣何与我,只赢得一场闲是非。诚知此,问不归何待,不饮胡为。岩松润篁易老,应只能、采菽烹葵。看风沙漠漠,未清紫逻,烟去冉冉,时露晴晖。谁唤当年刘越石,为携取胡笳乘月吹。吾无用,但寤

桑麻已零落,藻荇复销沉。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黄山高处敞层台,伊昔规模想壮哉。江上依然双阙在,日边不见六龙来。落花啼鸟空遗恨,翠竹青松且漫栽。先是老怀多感慨,每来吊古一兴哀。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孟春犹寒,终而复始。释迦老子是击驴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纸。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兴心,尘劳先起。

冯夷微怒,被鲛人水府,织成绡縠。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一溪寒玉。岸柳烟迷,海棠酒困,赢得春眠足。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遥想居士床头,竹渠新雨。溜瓮中春醁。不惜千钟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

断香袅袅傍窗纱,睡起瞢腾日未斜。堪叹一春风雨恶,今年四月见杨花。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抗尘走俗令人憎,因觅桃源作此行。畏日烧空时事恶,飞泉泻石道心生。青天尽处孤舟渺,好鸟鸣时万壑清。一老头陀癯似鹤,殷勤煮水爨风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