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平甫弟

汴渠西受昆仑水,五月奔湍射黄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
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
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
墙隅返照媚槐谷,池面过雨苏篁苇。
欣然把手相与闲,所愿此时无一诡。
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今始。
闭门为谢载酒人,外慕纷纷吾已矣。

作品评述

《示平甫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渠西受昆仑水,
五月奔湍射黄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
碕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
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闻留连且一月,
每得问讯犹千里。
老工取河天上落,
伏砾邅沙卷无底。
土桥立马望城东,
数日知有相逢喜。
墙隅返照媚槐谷,
池面过雨苏篁苇。
欣然把手相与闲,
所愿此时无一诡。
岂无他忧能老我,
付与天地从今始。
闭门为谢载酒人,
外慕纷纷吾已矣。

中文译文:
汴渠西接纳昆仑山的水,
五月奔流湍急像黄色箭矢。
夜晚高淮突然倒流,
两岸相对看似要生嘴。
万艘船只像山一样静止不动,
唉,我这行人也停下脚步。
自从听说停留已经一个月,
每次问询仍有千里之遥。
老工采河的石头从天上掉下,
沉积物和沙子滚动无底。
我立马站在土桥上望向城东,
经过几天我知道有了相逢的喜悦。
墙角的倒影美丽地映照着槐树谷,
池面上雨水打湿了苏草和篁苇。
欣然地握手相互闲聊,
所希望的事情此时没有一丝欺诈。
难道没有其他忧虑能使我变老,
将它们交托给天地从此刻开始。
我关上门向来送酒的人表示感谢,
对外界的羡慕已经不再关心。

诗意和赏析:
《示平甫弟》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旅途经历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汴渠接纳昆仑山水的景象,五月的河水湍急如黄色箭矢,给人以壮美的感觉。接着描写了夜晚高淮突然倒流,两岸相对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象,让人产生遐想和惊讶。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已经停留了一个月,每次问讯仍然感觉遥远,暗示了自己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随后,作者描述了老工从天上取下的河中石头和滚动的沉积物和沙子,形象地描绘出河流的浩渺和沉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站在土桥上望向城东,期待着与某人的相逢,而几天后终于得到了这个喜讯,增添了欢乐和期待。墙角的倒影美丽地映照着槐树谷,池面上雨水打湿了苏草和篁苇,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态度。作者欣然地与他人握手相互闲聊,表示此刻心境愉悦,所期望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欺诈。他认为除了这些忧虑之外,没有其他事情能够使他变老,将一切交托给天地,表示接受和放下。最后,作者关上门,表示感谢那些曾为他送酒的人,暗示他已经超越了对外界的羡慕和追求,心态已经平和。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时光和人际关系的思考。通过描述河流的浩渺和沉重,以及自然景物的美好和宁静,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通过自我调适和接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坦然。整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感受。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摇曳空歌上玉清,飞烟冉冉拂仙缨。龙軿已过黄金阙,致肃门郎识姓名。

南山林叶赤,北山木叶黄。秋色日夜变,白露将为霜。玄鸟去已久,候雁方南翔。携壶登高侣,满手萸菊香。佳节不可负,而我病在床。人老自多病,何为苦悲伤。去年重阳日,贵孙在我旁。知我爱敬客,拱立传壶觞。十五未冠巾,总角颀而长。望其有成立,门户生辉光。前楼千卷书,可以

同功阖闾人,衣囊覆氎巾。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

南国秋容晚。晓寒轻、菊花台榭,拒霜池馆。试向壶山堂上望,万顷黄云_遍。总吃著、君侯方寸。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春脚到,福星见。家家香火人人愿。要还他、庆元狨座,建炎蝉冕。稳奉安舆迎两国,谁谓山遥水远。福寿比、河沙难算。来岁而今黄花节,早骖鸾、

荷囊晓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帝为蚕丛精择帅,诏颂虎节往分忧。旌幢云合三千乘,锦绣春浓六十州。仪凤雅应为国瑞,烹鲜何忍与民仇。阳和嘘暖松州雪,膏泽长随锦水流。酒贱途歌喧夜市,彘肥社鼓响春畴。教条宽简难轻犯,鉴戒高明不暗投。建学文翁先美俗,雄边德裕有良筹。

鸿雁离群后,成行忆日存。谁知归故里,只得奠吟魂。虫蠹书盈箧,人稀草拥门。从兹长恸后,独自奉晨昏。浮生多夭枉,惟尔最堪悲。同气未归日,慈亲临老时。旧诗传海峤,新冢枕江湄。遗稚呜呜处,黄昏绕繐帷。

二月春光如酒浓,好怀每与可人同。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楼台玉笛风。锦帐将军烽火外,凤池仙客碧云中。凭谁解释春情重,只有江南盛小丛。

庭柏无根,虚空有骨。十分鲁钝,以辽天鹘。热至乘凉,寒烧榾柮。夫是之谓,赵州古佛。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织作双纹筸,依然泪花紫。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欲识舜娥悲,无穷似湘水。

彩棒初行志,华途蚤策勋。旋闻凫舄召,径有虎符分。叹息谁为党,推求误到君。天公还愦愦,玉石竟俱焚。

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斗擞弊袍春晚后,摩挲病脚日阳前。行无筋力寻山水,坐少精神听管弦。抛掷风光负寒食,曾来未省似今年。

淡色分山晓气浮。疏林犹剩叶,不多秋。林深仿佛昔曾游。频唤酒,渔屋岸西头。不拟此凝眸。朦胧清影里,过扁舟。行行应到白苹洲。烟水冷,传语旧沙鸥。

青门无路入清朝,滥作将军最下僚。同舍尽归身独在,晚风开印叶萧萧。

万人歌舞乐芳辰,长养恩深第四春。令下风雷常有信,时来草木岂知仁。璇玑已正三阶泰,玉琯初知九奏均。更欲年年同此乐,故应相继得元臣。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烟压西郊雨压津,满城歌吹为芳辰。江形左右衣留带,柳色高低麴与尘。暖逼园花迎望密,晓催林鸟每啼新。知君贪拥光华节,未有尊前共惜春。

我本三山城下居,谁人共读艾轩书。固无田宅堪归老,纵有文章适见疎。黄石出门多俊逸,白头似子去乡闾。六经正说终茫昧,不遣吾侪意气舒。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

生不怕京兆尹(左),死不畏阎罗王(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