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
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作品评述

《山行》是宋代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旗帜飘扬的黄色茅草显得眼明,荒郊野外一整天没有人经过。谁知道在这凄凉的地方,还有山川可以被烹饪烹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而景色宜人的山行之旅。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山野的荒凉和寂静,但同时也体现了山川的美丽和可贵之处。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宁静和自然之美。

赏析:
1.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中的黄色茅草和荒郊野外的景象,揭示了一种原始自然的状态。这种景色不仅使人感到荒凉和寂静,还给人以启迪,让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2. 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相对比,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足轻重。人们繁忙的生活使他们远离了自然的本源,而山行则提醒人们要回归自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3. 山川的价值:诗人通过描述山川的价值,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保护。山川虽然荒凉,但仍然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美丽,这种美丽可以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重视自然资源,不断探索和欣赏山川的美好。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山行的描写,诗人呼吁人们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首诗词饱含着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引导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珍视。

诗词推荐

客来莫笑席尘凝,静处工夫却少增。黑蚁常翻鲁壁简,瘦蛟时落越溪藤。尚能豪健如霜鹘,未遽衰残学冻蝇。更喜论文有儿子,夜窗相对短檠灯。

三身四智体中圆,犹说三千及大千。八万法门从此去,咄哉王子去求仙。

花前直判醉酬春,饮量惭非刘伯伦。折去也应颜色在,不知谁是戴花人。

时运欣大造,动植悲秋霜。自公莅中土,日令专春阳。噬嗑垂易训,明罚遵三章。江湖日流血,不足非杀伤。所余已腐败,密网谁堪张。跳梁自意外,君子安其常。平反广孝思,千载扬休光。

金谷苍茫旧里存,年年芳草怨王孙。游人慎莫寻荒径,霜露沾衣似泪痕。

岁晚茆茨劣自容,齿摇将脱发将童。心游万里关河外,身卧一窗风雨中。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夜阑睡觉蛩声里,时见灯花落碎红。

谁倣王郎子,庭前种修竹。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碧篠恶微琐,孤根赏幽独。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筠消蝼蚁惊,影浅虻蚋哭。减裁终瘦骨,潇洒自空腹。初劳拣择手,终入穷淡目。月浪细摇金,秋声

共有山林趣,相期问学功。一官重此去,三迳几时同。我鬓因诗白,君颜非酒红。从游纵有日,羸疾柰相攻。

今日相逢慰别颜,获参后乘访龙山。古仙已去灵踪在,杖屦寻幽喜共攀。

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沈别径开。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何事此中如世外,应缘羊祜是仙才。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故应春瘦减春衣。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到家无树不红飞。

陡觉秋萧索,林端叶渐稀。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著句愁诗俗,持螯喜蟹肥。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

浓睡醒。惊对一帘秋影。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愁与年光不尽。老入星星双鬓。只拟上楼寻远信。雁遥烟水暝。

一曲清歌一弄琴,十千美酒十分斟。江流不动潮初上,斗柄将垂夜向深。沙觜露溥孤鹤警,潭心月冷老龙吟。此时最是怀乡国,云里征鸿閒远砧。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我来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迹。北枝晚出犹弄色,惊见北枝问南枝。寒香羞受时辈知,随清风入孟郊诗。诗之视梅类高致,孟之视诗浑细事。至大至刚浩然气,其诗拔我尘埃余。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

一枕更阑客梦回,冰声犹作浪声来。并刀曾剪松江水,更欲从渠为剪开。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白头哭知已,东望独伤神。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