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题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图(其一)》
拼音和注音
bā yīn sī wèi zūn , yóu lái shí zhě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八音:古我国古代乐器的统称,依制成乐器的不同材料来区分,共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由来:(名)①从发生到现在:~已久。②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八音丝为尊,由来识者难。
邂逅两相契,何辞为君欢。
妙绝山水操,殷勤一再弹。
相知苟不尽,徒贻后时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