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那旦道中作》
拼音和注音
dēng gāo sì wàng wú yān huǒ , bái shí cāng tái huá shā wǒ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石:洁白的石头。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枳椇子的别名。
登高:1.升至高处。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4.锦的别名。
无烟:没有烟火。没有炊烟。指未做饭。
烟火:(名)①烟和火。②指烟火食:不食人间~。③(方)香火。
四望:四望,汉语词语,拼音是sì wàng,意思是眺望四方,出处《周礼·春官·大宗伯》。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孟秋九日寒无比,东西南北飓风起。
阳春道上不可行,吹我仆夫僵欲死。
有车既陷泥淖中,有马亦倒沟渠里。
雨挟惊沙扑面飞,征人湿透苦无衣。
黑云一片横天尽,红叶千种见日希。
登高四望无烟火,白石苍苔滑杀我。
但得天晴到夕阳,自有人家当道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