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琅琊王歌(其三)》
拼音和注音
chū hán bā jiǔ yuè , yín zhú zhào gāo t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烛照:(书)(动)①烛光照射;光亮照耀。②明察;洞悉。
高堂:(书)(名)指父母。
九月: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2.第九个太阴月。3.九个月。
八九:1.事物组合成分或事情发生机率的八九成。。2.接近全部,有大半、差不多的意思。3.孔门七十二贤。
银烛:银烛,汉语词语,拼音是yín zhú,意思是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初寒八九月,银烛照高堂。
端然坐不睡,看女织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