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二)》
拼音和注音
píng yuán rì yìng běi fēng xié , fēi xuě piān suí cì shǐ ch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飞雪:飞雪,汉语词汇。拼音:fēi xuě 释义:飞散的雪花。
北风:1.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2.尤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3.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4.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平原:(名)起伏小、海拔低的广大平地:华北~。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
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
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