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三方会,传名四海□。

出自唐代崔恂的《石桥咏》

出自唐崔恂的《石桥咏》

拼音和注音

□ wù sān fāng huì , chuán míng sì hǎ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传名:名声远扬,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三方: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太平天国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

崔恂

不详


原诗

巨川横广路,□涉吟艰危。

巧思侔神□,经途变险戏。

石梁全架□,铁□竟何□。

昔有鼋鼍异,今看结构奇。

□□□□补,似迫□龙移。

跨水鳌峰见,凌虚鹏翼垂。

宁劳浮柱设,讵假造舟为。

代久堤维固,年深砌不隳。

□虹常偃蹇,云雁□差池。

□物三方会,传名四海□。

□镌起花叶,模写跃蛟螭。

□矗平逾砥,下穹圆甚规。□如丹洞出,?类白岩窥。

□鹤临华表,词人访古碑。

□燕□□□,郢越亘南驰。

□□无濡足,千秋长□□。

诗词推荐

尝闻虞帝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长须翁,久不见。壁角深藏,心灰百炼。将期休影息阴,岂谓明明弄险。点出夜叉心,擘开菩萨面。丑恶既乖张,佛手难遮掩。赢得春山哭杜鹃,鲜血染花枝,声声怨。

嫩晴还更宜轻雨。最好处、欲开未吐。一点聘梅心,千古凭谁语。脸霞晕锦娇人处。肯浪逐、红围翠舞。银烛莫高烧,春梦无多许。

夜雨朝晴花睡余,海棠倾国万花无。馆娃一样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

殷璠裁鉴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

今月三长正,昌辰五日端。艾髯张绣户,菰黍簇金盘。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海濶千江辏,风翻大浪随。六鳌元未足,不是下钩迟。

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只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俗眼但知夸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大家管领须宜早,莫待飘零作地茵。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使君持节去,云水满前程。楚寺多连竹,江樯远映城。登楼向月望,赛庙傍山行。若动思乡咏,应贻谢步兵。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何用存问妾?香□[1]双珠环。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一簇墙阴绿正繁,不依朱户傍雕栏。竹光苔色深相映,只许閒人静处看。

柴车无与驾,篷艇亦须人。赖有拄杖子,能扶羸病身。云山翠屏合,烟月玉钩新。萧散湖塘路,微风吹葛巾。

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贤矣两家臣,存孤极苦辛。后来有曹马,亦是受遗人。

访旧光阴二十年,残僧相对两依然。木兰已老无花发,石竹依前有麝眠。万户直须龟手药,一龛何用买山钱。从今半座须分我,共说昏昏一觉禅。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鸟飞晴地影,龙挂雨天形。扫叶铺椰簟,临流注石瓶。更无尘迹到,日落梦初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