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同官招饮席上作)

失脚青云何所往,故山松竹应秋。
痴儿官事几时休。
可怜双白鬓,斗粟尚迟留。
尊酒偷闲聊放旷,夜凉河汉西流。
从教孤笛喷高楼。
与君同一醉,明日旋分愁。

作品评述

临江仙(同官招饮席上作)

临江仙,是宋代侯置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的官职不得志、心境郁闷的情绪,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官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思考和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失去青云的方向在何处,故山上的松竹恰逢秋时。痴儿官员的事情何时才能休止?可怜的双白鬓,还未到退休的年岁。提起酒杯,悄悄地闲聊,迷人的夜凉中,河汉流向西方。让我吹起孤独的笛声,高高地在楼上回响。与你共醉一场,明天再度分别忧愁。

整首诗词的诗意主题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烦闷和无奈之情。诗人失去了曾经的荣耀和权势,不再得意云霄,而只能自慰于故山松竹飘渺秋色中。痴迷于官场的诗人深感官事无望,希望能够早日解脱。诗中可怜的双白鬓形象点明了诗人年岁渐长,但仍未得安宁的遭遇。然而,诗人依然具有一颗豪放洒脱的心,在官府的宴会上,偷得片刻闲情,提起酒杯与友人畅谈。夜晚的凉风,象征了诗人的心境,他可以沉醉于其中,凌乱的河汉更加凸显了诗人摇摆不定的心情。而孤独的笛声高楼回响,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在词人对官职失意、无奈和压抑的描述中,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泛着耐人寻味的诗意。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官场生活的描绘,诗人揭示了人生路途中的无奈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豪放洒脱的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绪。整首诗词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挣扎,借此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词作者侯置系宋代官员,作品中借喻自己官职失利之痛,并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宴会的写作,对自己的人生境遇进行了反思和寄托,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凸显了人性的共通性。整首诗词在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刻画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诗词推荐

众吏晚已散,西园常访寻。覆棋苔阁静,行药草桥深。草色晴承屐,检阴密洒襟。山蚿欲重赋,倚竹听清音。

古文

穆王八骏鱼千里,汉武末年狐首丘。驰鹜崩奔何日了,灵台咫尺不回头。

古文

生申时节书云月。惊怪玉梅开不彻。犯寒那得一枝春,要与邦君供胜绝。可轩有个词清切。解送双凫朝降阙。一声声祝一千年,试倩雪儿歌几阕。

古文

江草半黄落,江雨催授衣。衣中有断线,客子秋念归。

古文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古文

南山末后句,未举先分付。生也何曾生,死也何曾死。

古文

高亭迥出人寰青,须信仙凡路已分。世上俗尘那得到,如今步步是青云。

古文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古文

西园花事歇,一雨净芳菲。不是莺相唤,谁知春欲归。池鱼翻晚碧,槛笋茁新肥。待得清和候,重寻芍药围。

古文

孙吴纪德旧刊碑,草没蟠螭与伏龟。惆怅冈头三段石,至今犹似鼎分时。

古文

杨柳拖烟漠漠,梨花浸月溶溶。吹香院落春还尽,憔悴立东风。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芳园绕遍无人问,独自拾残红。

古文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古文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古文

一年十二月,月月有月半。何独喜中秋。一时争赏玩。人人尽道十分圆,我道依前缺一半。

古文

死生生死,镇日常惊怕。忽尔遇风仙,便说开、些儿妙话。忻然顿觉,猛烈弃家缘,向无中,铸经营,烹炼丹无价。投真得趣,自是增惺洒。方寸要清凉,把尘缘、般般放下。颐神养气,心月照云溪,处无私,凭真实,无谄亦无诈。

古文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古文

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古文

文华时辈右,质朴古风馀。壁上舂陵记,屏间太极图。云山居士屋,风雪故人书。一梦中观化,尧夫以后无。

古文

短褐不磷缁,文章近楚辞。未识想风采,别去令人思。斯文已战胜,凯歌偃旍旗。君行鱼上冰,忽复燕哺儿。学省得佳士,催来费符移。方观追金玉,如许遽言归。南山有君子,握兰怀令姿。但应洁斋俟,勿咏无生诗。

古文

而立之年不啻过,十分减尽少年豪。吃它官饭如何稳,着了朝衫说甚高。勤向溪山供日课,剩栽花木足年劳。客来不周嗟无肉,菜本新添数百窠。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