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元夕曲四首

武骑暄阗卫富平,红灯千队导蜺旌。
三山火炤琼花发,人在南天赤玉京。

作品评述

《金陵元夕曲四首》是明代王嗣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武士们暖洋洋地穿着衣甲,警卫富平的城墙。
红色的灯笼队伍引导着军旗。
琼花在三座山上绽放,照亮了人们在南天的赤玉京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在金陵(现今南京)庆祝元夕(农历正月十五)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士兵们的热闹景象、灯笼队伍和山上绽放的琼花,展现了元夕夜晚的喜庆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1. 文化底蕴:金陵是明代的首都,也是文化繁盛之地,这首诗词展现了当时金陵元夕的热闹景象,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底蕴。

2. 武士气象:诗中武骑暄阗,卫富平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的雄壮气象和威武形象,彰显了明代时期军队的力量和威严。

3. 元夕喜庆:红灯千队导蜺旌,描绘了元夕夜晚人们挂满街头的红灯笼,给人一种喜庆和热闹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庆祝的心情。

4. 自然景观:三山火炤琼花发,描绘了山上绽放的琼花,犹如火光闪烁,给元夕夜晚增添了一抹美丽的景色,使得整个南京城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夕夜晚的热闹景象、武士气象和自然景观,展现了明代时期金陵城的喜庆氛围,并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追求。

诗词推荐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少年居士正安禅,法是怀公门下传。已解出应金里矿,何妨离欲火中莲。苦心参道嗟予晚,极口随机恃子怜。若许维扬傍仁里,一廛须买许行田。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木衰犹有菊,燕去即无蝉。分察千官内,孤怀远岳边。萧条人外寺,暌阻又经年。

命拙躬耕逢歉岁,旋营水菽度晨昏。晴天田舍禾归窖,腊日山家酒满盆。护竹短墙修复坏,浇花小井汲来浑。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素舸朱篷青竹稿,棹歌风散近还遥。斜阳借问归何处,家住水村郎姓萧。

古来花貌说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一曲霓裳未终舞,金钿甲委马嵬坡。

伤心白雪阳春丽,极目朝云暮雨非。

公是端人友必端,世情冷暖不相干。虽云门外可罗雀,三益还能耐岁寒。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严伯均烛龙之地日无光。--疾(失姓)将游莽苍穷大荒,--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严伯均

海甸逢南菊,殊方也自花。江淹新卧病,王粲老无家。皓月千门夜,秋风双鬓华。还持石函记,勾漏访丹砂。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玉堂金马,自有佳处著诗翁。好锁云烟窗户,怕入丹青图画,飞去了无踪。此语更痴绝,真有虎头风。

去岁披云自访寻,交加绿玉已成林。肯随春圃群芳老,喜对秋庭数亩阴。巴峡庐峰声淅沥,渭川斜谷气萧森。轩窗咫尺收佳趣,不负东南万里心。

鞅掌从王事,招邀愧主人。弹琴秋叶落,听雨夜床亲。岁月何妨纪,诗篇莫厌频。要令千载下,不但数姜秦。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下国多高趣,终年半是吟。海涛通越分,部伍杂闽音。晓郭云藏市,春山鸟护林。东浮虽未遂,日日至中心。

江上维舟稳,人间行路难。数朝花雨细,一夜社风寒。燕语能留客,蛙鸣岂为官。苦吟成底事,赢得瘦团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