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陈杂诗十首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
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
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
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
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
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
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
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
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
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

作品评述

《寓陈杂诗十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
传承的住所不能长久,我打包行装投奔新居。
诗意:诗人离开了传统的住所,寻找新的归宿,表达了对变革和追求新生活的渴望。

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
新的住所虽然匆忙布置,但美丽的树木已经长得茂盛。
诗意:诗人虽然匆忙迁居,但新居周围的景色已经变得繁茂,表达了对新环境的喜爱和期待。

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
打扫整理寻找一丈地,琴书陪伴度过早晚。
诗意:诗人在新居中打扫整理,寻找一片净土,琴书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伴侣,表达了对宁静和文化的追求。

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
风云变幻中的夜晚,大雨如同决堤的河渠。
诗意:诗人描述了风云变幻的夜晚,大雨如同决堤的河渠,表达了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的局势。

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
雨点犹如射来的箭矢,穿透了我老旧的房屋。
诗意: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大雨如箭般穿透他老旧的房屋,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
半夜起来点亮蜡烛,移动床铺保护我的孩子。
诗意:诗人在半夜起来点亮蜡烛,移动床铺保护自己的孩子,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保护。

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
传闻北城角落,老弱的人们居住在堤岸上的小屋。
诗意:诗人听说北城的角落,老弱的人们居住在堤岸上的小屋,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
官吏们挥舞着铲锹,纷纷使唤着千夫劳役。
诗意:诗人描绘了官吏们忙碌的场景,使唤着千夫劳役,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和权力的批判。

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
蚁穴可能一决胜负,城闉变成了江湖。
诗意:诗人通过蚁穴的比喻,表达了微小的力量也可能改变局势,城闉变成了江湖,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力量的思考。

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
我已经衰老很久了,又怎能畏惧成为鱼。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衰老的认识,表示不再畏惧困境和逆境,表达了对坚强和勇敢的态度。

这首诗词《寓陈杂诗十首》通过描绘诗人迁居新居、社会动荡和变迁、家庭的珍视和保护、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坚强和勇敢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景物描写,使诗意更加深刻和丰富。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蓬莱仙构斗魁旁,递直初登汉署郎。云向城头收暝色,月从楼角放寒光。行看砌菊嗟残艳,坐对书芸袭暗香。景物过清浑不寐,素经雠罢得新章。

莫寻群玉山头路,莫看刘郎观里花。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足悲。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山中开落不逢人,我为持杯一笑频。最喜绿阴成子早,却嫌红蕊折枝频。已勾蛱蝶轻遮雨,更约溪风细护春。万点武陵归去日,应无一叶到嚣尘。

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自同香草入骚吟,不羡玉台春压鬓。三四凫雏傍母眠,尽付与秋秋亦领。更看细雨出鱼儿,江上老翁渔未觉。

荷叶亭亭绿满塘,秋炎深得盖鸳鸯。晚来江上西风急,收拾莲红付拒霜。万山摇落见森樾,翠影萧萧冷梳发。请君地作宋玉悲,来赋江楼望明月。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行,歌以送之二首淮海东南佳丽地,古今画品诗题。羡君去意拂晴霓。腰钱期跨鹤,舞剑岂闻鸡。自笑病来成老懒,飞沉杳隔云泥。他时相忆此分携。月明归雁过,花落子规啼。

带风棋阁竹相敲,局莹无尘拂树梢。日到长天征未断,钟来岳顶劫须抛。挑灯雪客栖寒店,供茗溪僧爇废巢。因悟修身试贪教,不须焚火向三茅。

易外家风未兆时,三更黑马上乌鸡。而今拨转机轮也,刹刹尘尘更是谁。

逼砌筠窗围小院。日照花枝,疏影重重见。金鸭无风香自暖。腊寒才比春寒浅。昼景温温烘笔砚。闲把安西,六纸都临遍。茗碗不禁幽梦远。鹊来唤起斜阳晚。

滦河还国世还淳,职贡梯航罔不宾。珠树木难炎土物,紫驼黄鼠朔方珍。雕题火老锼金珥,漆齿酋王冠玉麟。荒服年来朝觐绝,包茅责入竟何人。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七诫妇罕全者,四穷鳏居一焉。嗟余抱终身恨,与子结来生缘。

何事区区守一丘,春花过了月明秋。等闲浊洒篱边兴,寂寞寒花雨里愁。不识故人今在否,每思前事隔重游。西风又是青山晚,落叶无声水自流。

何处寻仙隐,楼居出世间。洞天藏福地,丹水接青山。树挂崖腰石,苔封石齿班。午窗经卷寂,长对□□□。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

重阳无酒上高台,冷对西风笑几回。虽信佳辰从古重,不知今日为谁来。忽闻天外清歌发,云是淮边曲宴开。自叹弗如篱下菊,此时翻得伴吟杯。

窗前有梧桐,报我以好雨。不眠听疏滴,佳事想农圃。苗根不须问,蔬甲已如许。小簟六尺床,萧然睡亭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