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雨

一路悭悭五日晴,晓来烟雨又笼春。
蓬窗只是添诗句,烟雨何曾恼得人。

作品评述

《晓雨》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描绘雨后清晨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路悭悭五日晴,
晓来烟雨又笼春。
蓬窗只是添诗句,
烟雨何曾恼得人。

诗意:
清晨的雨过后,五天的晴朗天气终于来临,
黎明时分,雨雾又笼罩着春天。
我只在茅舍内写下这些诗句,
雨雾从未使我感到烦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晨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连绵雨后天空逐渐放晴的期盼,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雨雾笼罩下的春天景色的赞美。诗中的“蓬窗”象征着诗人安逸的生活环境,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了美妙的诗句。最后两句“蓬窗只是添诗句,烟雨何曾恼得人”,表明了诗人的心境,他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困扰,反而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美的诗句。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超脱尘世、随遇而安的心态。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钱时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雨雾和春天的对比,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意义深远,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馀酲。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去国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莺。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我初识苏仙,谈诗达旦夕。君今与提衡,当复诧此客。一代紫微公,文采耀楚泽。归来要同登,斲句慰英魄。

玉槛瑶轩任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便向郄堂夸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乘时得路何须贵,燕雀鸾凰各有机。

幽栖尘想绝,岩阁倚杉松。吟思禅中尽,霜髭病后浓。溪闲澄夜月,山静答秋钟。寂寞怀高趣,残阳独倚筇。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凭高望极。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轻阴易□。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晚觉方家总寓言,儋书只说谷神存。不烦姹女来丹灶,忽有婴儿出囟门。

萧条门巷半莱高,杯酒田间亦自陶。採栗久要工部拙,骑鲸偶厕谪仙豪。狂波故作风雷噫,逸兴何妨日月高。胜景赖君佳句压,胸中江汉更滔滔。

平生秉微尚,况是多疢疾。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闲居五六年,门无车马客。亲友劝我出,结束赴朝列。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回回历三春,僶俛就兹役。于心已不竞,亦复滞文墨。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意动心须动,心除意亦除。无无寂寂寂还无。神气和同,子母得安居。莫觅曹溪路,何须问尾闾。真清真静养真如。真乐真闲,真个好功夫。

枕边何所有,一卷促尼居。无处觅卢扁,应当宝此书。

野鸟关关督驾犁,及时新雨土膏肥。知君有意农夫劝,故故穿林傍马飞。

在困多促促,长怀特栖者。崔嵬玉山岑,今谁秣余马。朝随涧云浮,暮逐涧泉泻。光仪俨神交,晤言寄心写。食鱼不知肥,采菊不盈把。愿垂白日影,照我蔀屋下。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汞铅不在身中取,龙虎当於意外求。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有亭翼然芙蕖开,风朝月夕尤佳哉。柳边何曾官船来,回视驿桥多尘埃。

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来对朗陵翁。

我思君兮河之壖。我为河中之泉,君为河中之青天。天青青,泉泠泠。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亦然。心亦然,此心复在天之侧。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幂幂。此风引此云兮云不来,此风此云兮何悠哉,与我身心双裴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