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寺

日高霞散彩,松老鹤巢枝。
坏壁诗犹在,纱笼何用之。

作品评述

明王寺

日高霞散彩,
松老鹤巢枝。
坏壁诗犹在,
纱笼何用之。

中文译文:

明妃寺,

太阳升起,霞光闪耀。
松树古老,鹤儿筑巢在枝头。
墙壁破烂,但壁上的诗仍然存在。
纱帘有何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而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早晨太阳升起时,霞光迷人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接着,诗人描述了一棵松树,虽然已经老朽,但是它成为一只鹤筑巢的家园,展示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和谐。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墙壁破烂,但上面的诗依然存在。这句诗抓住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它提醒了我们即使事物有所损坏和褪去,历史却会一直存在,并通过文字留存下来。最后一句“纱笼何用之”则表达了对纷扰和尘世之外的超脱追寻,红尘中虚无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讴歌和对历史的思考,揭示了对时间流转和物质世界之外的思考,并通过描绘和对比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超越的向往。

作者介绍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鼎州武陵尉。皇祐二年(一○五○)召爲监察御史里行。三年,因弹劾文彦博贬春州别驾。五年,復御史。至和元年(一○五四)知扬州,歷江东、河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洪州、瀛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爲御史中丞。二年,知太原。神宗即位,迁给事中,除三司使。熙宁元年(一○六八)拜参知政事。二年,卒,年六十。謚质肃。有文集、奏议等,皆佚。事见宋刘挚《忠肃集》卷一一《唐质肃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诗词推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珠馆冯夷室,灵鲛信所潜。幽闲云碧牖,滉漾水精帘。机动龙梭跃,丝萦藕淬添。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透手击吴练,凝冰笑越缣。无因听札札,空想濯纤纤。

蚤虿蜂虻罪一伦,未如蚊子重堪嗔。万枝黄落风如射,犹自传呼欲噬人。

梅粉褪。点点雨声春恨。半吐桃花芳意嫩。草痕青寸寸。把酒花边低问。莫解寒深红损。等待春风晴得稳。琵琶重整顿。

乘流自谓不得死,生意逢师聊具论。无心已尽世间义,举足不随天上尊。本源了了明月观,馀事衮衮洪澜翻。我生流落势未已,期师尽老依僧园。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月白星稀霜气多,卷旗束甲涉葱河。田家不觉官军度,夜半只闻风雨过。

晴路无泥亦未埃,野云尽薄不全开。满山都是长松树,无数杨花何处来。

德似羊羔春共颁,政如醇酎野多欢。属厌靖节杯中物,屡费将军竹里槃。畴昔调饥惟饮湿,祗今软饱不言寒。唱酬妍丽归公等,自笑梅翁语带酸。

插檐冰筹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某伏以清商肇序,阶蓂方五荚之飞;元精生贤,宝历应千龄之运。於赫自天之佑,丕昭维岳之祥。弧矢垂门,冠裳争耀。既托屏幪之芘,敢忘颂咏之私。敬制拙词,仰祝台算。以醉蓬莱寄调,缮写拜呈,伏惟台慈,特赐采览。渐荷收绿盖,桂吐金英,嫩凉天气。香案仙官,向人间游戏。道貌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神龙泽一世,岂但三尺用。清潭知几许,吞八九云梦。

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不可谁予规。

晓束戎衣一怅然,五年奔走遍穷边。平生亭障休兵日,惨澹风云阅武天。戍陇旧游真一梦,渡辽奇事付他年。刘琨晚抱闻鸡恨,安得英雄共著鞭!

左右图书一小轩,闭门谢客蔡深源。别来三岁喜无恙,老去百怀谁与言。神鱼不肯贪香铒,天马难令驾短辕。苦忆当年常款曲,茆檐软语负朝暄。

美人不见已连朝,况值春残景寂寥。力不禁风红芍药,声偏宜雨碧芭蕉。寻常路隔疑春树,万一书来候晚潮。况是频频移带眼,沈郎不复旧时腰。

庐阜西头是谪仙,篮舆正欲上青天。霓旌羽盖何时返,怅望洪崖阻拍肩。

修理方丘,吉蠲是宜。笾豆静嘉,登于有司。芬芬声香,来享来盏。郊行将终,声歌和之。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慧侵。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