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霜晴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作品评述

《冬至霜晴》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油帘雪白日华红,
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
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
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
试将今岁试南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至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句“油帘雪白日华红”,描绘了冬至时节阳光照耀下的景象,油帘上的雪白色与红日的光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明亮而寒冷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老子良图策俊功,自晒绵裘并衲裤”,表达了作者自己勤劳努力的精神,他亲自晒干绵裘和衲裤,以保暖过冬。这里的“老子”指的是作者自己,用自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谁知衣桁是薰笼”,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努力的一种无奈和无助感。衣桁是用来晾晒衣物的架子,但在冬至时节,阳光不足,衣物无法完全晾干,就像是被熏蒸在笼子里一样。这里通过对衣桁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努力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通过描写寒菊的凋零和残霜的存在,表达了冬至时节的寒冷和岁月的流转。寒菊是冬季的花卉,它的枯萎象征着冬天的严寒,而残霜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表达了作者对于冬至时节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探索。作者引用了“冬乾年定湿”的说法,试图通过今年的冬至来验证这一说法。同时,提到了“南翁”,可能指的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暗示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景象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

画眉无墨把灯烧,岂识宫妆与翠翘。堪笑东风也相谑,暗牵裙带缠人腰。

深严相府绝纤埃,宴会寻常召不才。孙合有歌凝翠黛,召棠无讼锁青苔。凤池即看三回入,蜗舍曾蒙数度来。仍赐雅章惭继和,朱门将献又徘徊。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千骑远征夔子国,百篇还赋杜陵诗。虎牙突兀撑空出,恰似云开衡岳时。

别来不作故人收,堪笑痴翁懒有余。世路每於平处险,交情多是密中疎。梅花至老香犹在,竹节虽高心本虚。门对青山无一事,便教草长不须锄。

翕受骏命,震疊群方。侑祀上帝,德厚流光。

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烟雨长桥暮。白纻听吴歌。佳人泪脸波。劝倾金凿落。莫作思家恶。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下笁泉从上笁来,前波後浪紧相催。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

语别意凄凄,零陵湘水西。佳人金谷返,爱子洞庭迷。旧馆逢花发,他山值鸟啼。江天千里望,谁见绿蘋齐。

客自岐阳来,吐音若鸣凤。孤飞畏不偶,独立谁见用。忽从被褐中,召入承明宫。圣人借颜色,言事无不通。殷勤拯黎庶,感激论诸公。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顾余久寂寞,一岁麒麟阁。且共歌太平,勿嗟名宦薄。

梅因何而酸,盐因何而鹹。茶因何而苦,荠因何而甘。

扬子澄江映晚霞,柳条垂岸一千家。主人留客江边宿,十月繁霜见杏花。

平生留落半天涯,处处逢梅是旧知。老树半侵江侧岸,疏枝斜出竹间篱。雪初霁处见鸦啄,水不波时观鹭窥。驰誉丹青非我事,旧游历历尚堪诗。

欲醉胡姬耐笑看,驼酥千盏不辞干。忽雷抱向青楼月,拨出《凉州》夜雪

吾闻古志人,往往感时节。所悲非贱贫,要在奋功烈。子今才且少,方以艺自拔。譬如适万里,所利轮与辖。翻然反虚无,乃与所事别。愿持君子叹,勉蹈古人辙。

偶与幽人期,颇惬沧洲趣。岚影倒虚碧,天光澹晴素。烟横双鹭起,水落孤帆度。凭阑足清眺,隐几得玄悟。顾兹半日閒,媿彼经年住。更迟雪中来,临风看琪树。

春暖涂歌里咏喧,鹑衣百结过苏天。九重亲擢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镇闽川。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已入西羌度沙碛,又来东海看涛山。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西省怜君?一作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抱瑟空行古道,盟鸥顿冷清波。知么。老子狂歌。心未歇,鬓先皤。叹敝却貂裘,驱车万里,风雪关河。灯前恍疑梦醒,好依然、只著旧渔蓑。流水桃花渐暖,酒船不去如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