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纵得美官,人亦见鄙。
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
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作品评述

诗词:《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写,他以劝勉乡里的学者为主题。诗中表达了一种追求知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对那些只追求美好官职而忽视品德修养的人进行了批评。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当广泛涉猎群书,坚持朴素的生活,超越尘世的纷扰,成为一位具有综合美德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者的期望和教诲。诗中的第一句"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表明即使拥有高官厚禄,如果内心缺乏真正的品德修养,人们也会看不起他。接下来的"若博群书,更坚素履",强调学者应当广泛涉猎书籍,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这是建立真正的学问基础和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诗中的"虽处常流,亦超尘轨"表达了学者超越尘世纷扰的追求,意味着他们应当超越俗世的琐碎和浮躁,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最后一句"一旦进为,必兼众美",强调当学者们取得进步,成为真正的学问之士时,必将具备多方面的美德。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学者的殷切期望。它强调了学者不仅应当追求知识,还要注重品德修养和朴素的生活态度。通过批评那些只追求美好官职而忽视品德的人,诗人呼吁学者们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超越世俗的追逐,成为一位具有多方面美德的人。这首诗在表达崇高学问理想的同时也提醒了读者对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皎洁分明如我鬃,卷舒方正似君心。三千里外情多少,一幅真堪值万金。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灵风依伞绣舆深,仗外犹疑警跸音。不似寻常游幸日,楼前鼓吹却沾襟。

拂晓镮鸣月,迎寒毳拥霞。众香摩诘饭,五叶祖师花。托宿林枝俯,分风夕影斜。前期逢晤赏,持对碧云誇。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夜对灯花语。且随宜、果盘草草,两三杯数。翠玉环中园五亩,自唱山歌自舞。况今夜、尊前无暑。何用食前须方丈,更后车、何用婵娟女。这闲福,自心许。蓼花芦叶纷江渚。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羡甚满堂金玉富,未可学人渔取。怕天也、未曾相与。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

含鄱岭上一亭孤,脚底云层似海铺。浓雾渐低山渐出,林间一扯漾晴湖。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古来神异少,天下妄庸多。文帝能全意,曹瞒竟杀佗。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帘旌风不摇,博山云自度。主人下东山,月色转归路。

孤馆闻啼莺,日暮脂粉薄。芳醪似泥贱,那得不行乐。

才到松陵即是家,民间何处不桑麻。欣欣老稚迎门笑,斗酒相欢亦孔嘉。

驱车望平野,赤日照万里。子行抱疴瘵,无乃困跂履。勿为少别念,且为会合喜。为我谢亲友,黄鹄今举矣。

红妆夸睡足,粉额趁颜开。惟有江梅样,蛾眉淡拂来。

银漏花残,红消烛泪。九重鱼钥欢声沸。奏万乘、祥曦门外。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辇万红影里。千官花底,控绣勒、宝鞭摇曳。看万年,永庆吾皇,拈指又瞻三载。

从来人说天难做,才怨春阴又怨晴。昨夜雷驱三尺水,更愁桥断一通行。

雪色联飞蝶过廊,乌衣交语燕归梁。酴醾花下午酲解,春静人閒白日长。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