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无味乃真味,真味真无味。
若知真味者,更不说真味。
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走。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师范

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集,表达了对生活和心灵境界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真正的味道是无味的,真正的无味也是有味的。诗人通过这种对味道的思考,引导人们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探寻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平静。

诗中提到“若知真味者,更不说真味”,意味着真正理解真味的人不会轻易言说,因为真味超越了言语的表达。这句话揭示了一种深入内心体验的智慧,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接着,诗人写道“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走”,意味着诗人已经通过修行和体验达到了超越物欲的境地。他不再追逐外在的满足和享受,而是选择了离开尘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味道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超越外在的追求,探寻内心的真实和平静,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物质享受的延伸,更是对内心灵魂的满足和解放。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味道的思考,以及对真实和境界的探寻,给予人们一种超越尘世的启示。它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元佑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反映收乾坤

玉女欹冠莹夜塘,雪敷仙掌犯秋香。江南五月多风韵,素艳天资难点妆。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秀邑八百里,古今题画难。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路尽祝融寺,江倾儿率滩。

连宵骤雨喜初晴,何处残蝉不乱鸣。晚熟岂妨秔术好,秋声先傍竹梧轻。纷纷云散心安在,隐隐雷收气未平。半蔌惊魂犹未定,老农那得不懲羹。

幻起有形,智空无名。秋生月窟,云变乾城。摩娑百战胝瘢旧,向道而今老太平。

人情安逸或骄惛,君子操修有本原。结宇近同间燕处,题颜深警圣贤言。游心最乐群书富,寓目无穷百卉繁。治世右文风教洽,彬彬儒雅遍宗藩。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别味中年畏,离筵近日频。青山千骑远,绿树一蝉新。典狱须吾表,穷涯亦我民。时因过周守,相与话推仁。

武仙花县谒凫仙。急招横渡船。重门心理掩讼庭闲。虚檐群雀喧。金屋畔,玉阑边。新春桃李妍。主人情重客无缘。销魂空黯然。

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大事记馀墨,为子书名字。厥生固未荣,死哀斯亦止。犹蒙稽古力,匪然胡及此。吴先斋头饭,识子当时始。南荒复再面,阔别遂万里。赋诗久忆删,悲子亦不起。夙昔矜气隆,齐名

道涂奔走不曾安,却羡山家住得闲。记取还山安住日,更忘奔走道涂间。

龃龉不足病,快意或为妖。尤物亦移人,此念当永消。

女几山前官舍清,遶堂鸣涧夜泠泠。应埃别后何由见,檐雨三更起坐听。

今秋苦淫雨,涨汐添溪濆。新凉值月夕,密霭高璨雯。稽首告天公,垦念心良勤。天公知意诚,感应若有闻。须臾檄丰隆,蘋末生鳞纹。庭皋一震拂,陇首飞秋云。忽然朗穹昊,万象蒙奇勋。举头见松梢,光照草树分。乾坤两莹彻,烂白无边垠。我歌忽如狂,我醉茫如薰。桂酒杂椒浆,醖酿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辄清朝玉立班。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螀寒蚓叫亦何心,老贼奚堪领活深。非是交游无远别,几回因此惨离襟。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畏畏佳佳石谷水,冬冬隆隆山木风。炉香四百六十载,开山者谁梁宝公。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