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楼台缥缈路岐傍,共说祈真白玉堂。
株树风高低绛节,灵台香冷醮虚皇。
名传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
欲识当年汉家意,竹宫梧殿更凄凉。

作品评述

《无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种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缥缈路岐傍,
共说祈真白玉堂。
株树风高低绛节,
灵台香冷醮虚皇。
名传六合何昭晰,
事隔三清限渺茫。
欲识当年汉家意,
竹宫梧殿更凄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凄凉的景象,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荒凉的场景。楼台在远处若隐若现,路旁分岔,似乎通向祈求真理的白玉堂。株树摇曳在风中,红色的花朵高低不一,灵台冷冷清清,醮虚皇。种放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名传六合、遥远而模糊的过去,以及对汉家意义的探寻,竹宫梧殿更增添了这种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冷寂的氛围。楼台缥缈,路岐傍,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使读者产生一种追寻和探索的欲望。白玉堂被视为祈求真理的地方,通过共同谈论,似乎在寻找一种智慧和启示。株树的高低、绛节的颜色以及灵台的冷清和香气,都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暗示着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名传六合和事隔三清,揭示了一种遥远而模糊的过去,似乎在追溯历史的记忆和故事。作者对当年汉家意义的追寻,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最后提到的竹宫梧殿更凄凉,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忧郁和凄凉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虚幻而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历史和文化的追溯和思考,以及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渴望。它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唤起读者对智慧和启示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词推荐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春风吹绿满天涯,想见山园尽落花。少日意狂轻节物,只令流转谩成嗟。

已将勋业等浮鸥,鸟尽弓藏见远谋。越国江山留不住,五湖风月一扁舟。

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胡雏入,看即称觞都护来。

莫羡海棠色,听言著子时。骊珠千万颗,撒向嫩桑枝。

多病卧江干,过尽春花秋叶。又见横斜疏影,弄阶前明月。呼儿取酒据胡床,尚喜知时节。宜与老夫情厚,有鬓边残雪。

茉莉吟余又木犀,碧瑶叶底露金支。从今日日须搜句,莫遣砚池生网丝。

旬宣幕府得君重,直到千峰尽处回。闻道棠阴春更绿,不妨依旧入东来。

燕子何光彩,飞飞引众雏。营巢终老章,解语只含胡。贺厦恩非浅,焚宫祸亦殊。寥寥鸿鹄志,嗟汝岂能俱。

两岸树限苍苍,孤舟湘水旁。猿专用啼不住,明月照篷窗。

月琯循环届仲冬。蓂生十叶气葱葱。梅花香里开华宴,柏酒樽前拜寿翁。檀乍爇,烛微笼。儿孙罗列劝金锺。点头更问儿孙看,慈母蟠桃几度红。

执手难分处,前车问板桥。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

沙雨初干巾褐轻,独披衰蔓步高城。天晴海上峰峦出,野暗人家灯火明。归鸟各寻芳树去,夕阳微照远村耕。登楼已恨荆州远,况复安仁白发生。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两霁景自好,秋深天未寒。可能乘兴否,夏圃上盘桓。

纤枝绿叶竞成丛,谁障西来落木风。霞散缠头千丈绮,春回醉面一番红。伶俜欲嫁还羞晚,梳洗随宜不爱工。况是秋高花已少,对花莫放酒杯空。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水天鹎鸭斜飞去,细草平沙兴渺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