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彻上人院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作品评述

《题清彻上人院》
古寺临坛久,
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
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
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
坐卧一绳床。

中文译文:
古老的寺庙依然临坛不倦,
树荫间另有一座小堂。
静静地添加浴佛的水,
自然地弥漫着读经的香。
热爱养育无家可归的客人,
多次传授了有效的方法。
进行斋戒时往往不外出,
坐卧间只有一床细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寺院景象。诗人描述了这座古老的寺庙与树林之间独立建起的小堂,显示了清静的修行环境。在这个修行的环境中,人们添加浴佛的水、燃香读经,尽情地培养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冥想。

诗中还描绘了寺庙的慈善事业,对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温暖和帮助,并传授有益的方法。这种善举不仅使寺庙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修行者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信仰和修行。

最后两句描绘了修行者的清醒和节制,他们在斋戒期间很少外出,只有一张简陋的绳床可供坐卧。这种清贫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对物质享受的拒绝,以及对精神修行的专注。它们通过简洁而朴素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守望者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虔诚修行者生活的景仰和推崇,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净化。它着重强调了寺庙对精神净化和帮助他人的价值,以及修行者对物质世界的放弃和内心的平静。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题水牛,见《纪事》)

抒情

虽拥轺车贵,萧然似布韦。家依僧舍住,俸买古琴归。海内胜流尽,民间廉吏稀。空馀诗卷在,展玩一沾衣。

抒情

老景欢悰少,看花偶出嬉。相随惟一肩,锦伞欲何施。

抒情

曹溪门下南来燕,终日呢喃话祖翁。话尽离微人不会,不如养羽候秋负。

抒情

愁卧愁亭上,兰时忽过中。幽人倦赏物,青帝谩施功。柳眼依依碧,档梢冉冉红。真须家酿酒,一醉百花丛。

抒情

閒弄香兰楫,斜开紫绮襟。回风收雨脚,静月到湖心。高柳留疏翠,前山动夕阴。兴来行处惬,乐罢感还深。

抒情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抒情

铨选仍多弊,今年得伟人。衣冠归藻鉴,草芥倚阳春。冢宰天官贵,山公启事新。请收才杰士,预作凤池宾。

抒情

虚烟散华池,高蝉暮声咽。落景对闲眠,新秋入华发。素怀惬幽赏,微厓洒林末。为爱竹间凉,相过步庭月。

抒情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抒情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抒情

风来石上松,僧坐松下石。洗钵将煮茶,溪流漾晴碧。

抒情

气随神,神随气。神气相随,透入泥丸里。长把金关牢锁闭。捉得金晶,暗地添欢喜。下辛勤,须发志。十二时中,莫把工夫弃。阴尽阳全神出体。功行成时,名列神仙位。

抒情

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抒情

江城春晚,正海棠临水,嫣然幽独。秀色天姿真富贵,何必金盘华屋。月下无人,雨中有泪,绝艳仍清淑。丰肌得酒,嫩红微透轻縠。晓日雾霭林深,佳人春睡思,朦胧初足。笑出疏篱,端可厌,桃李漫山粗俗。衔子飞来,鸿鹄何在,千里移西蜀。明朝酒醒,乱红那忍轻触。

抒情

西山薇蕨蜀山铜,可见夷齐与邓通。佞幸圣贤俱饿死,若无史笔等头空。

抒情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抒情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抒情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抒情

自去长干侧,终年桂岭西。新秋望乡处,无奈白云迷。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