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新秋》
拼音和注音
měi rén jì mò kōng chóu mù , huá fà diāo líng bù dài n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寂寞:(形)孤独冷清。[近]寂寥。
不待:不待bùdà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华发:(书)(名)花白的头发。[近]白发。[反]青丝。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江城秋色净堪怜,翠柳鸣蜩锁断烟。
南国新凉歌白苧,西湖夜雨落红莲。
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彫零不待年。
莫去倚阑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