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至徐州口占四绝(其四)》
拼音和注音
fàng gē céng shì xī nián yóu , zhuó zú kàn shān zuò làng to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放歌:放歌fànggē放声歌唱放歌一曲
昔年:前几年;从前。
浪头:浪头làngtou∶掀起的波浪∶趋势、潮流赶浪头
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放歌曾是昔年游,濯足看山坐浪头。
今日重来人不见,满天风雨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