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方孝孺的《钱氏家山图》
拼音和注音
shān jiǎo pán huí dào shí mén , sāng yú shēn yìng shù jiā c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比喻晚年。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数家:擅长术数的人。
山脚:山接近平坦的土地的部分。
盘回:盘回,读音为pán huí,汉语词语,意思是:盘旋回绕。出自《汉武帝内传》。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原诗
钱君望乡劳梦思,陈君奋笔为写之。
毫端歘吸驱鬼物,风霆捲地山川移。
紫云峰高当面立,狮子滩声转山急。
翠竹摇风市尘远,青枫夹路樵歌入。
山脚盘回到石门,桑榆深映数家村。
百年丘垄泽未泯,中古衣冠今尚存。
高堂老人年八十,皓首红颜瞳点漆。
柴门拄杖望儿还,坐听庭乌心若失。
钱君一见增喟伤,此身如在淮水傍。
摩挲门户欲归去,细看无路堕渺茫。
乃知陈子善戏剧,故假丹青恼胸臆。
世间万事无不然,画地作饼安可食。
陈子亦是忆家客,不特戏人兼自释。
沙际扁舟巳上樯,何当共载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