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俗交毋惜三分话,道眼须看上一层。
太傅莫疑高屐客,都官休厌紫衣僧。

作品评述

《杂述》是宋代文学家林泳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对世俗圈子的嘲讽,并强调了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俗人只谈浅尝辄止之事,而真理之眼必须看得深入。太傅不要怀疑那位身穿高木屐的客人,官员们也不应厌恶那位穿着紫衣的僧人。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通过对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对比,揭示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虚荣的崇拜以及对更高层次事物的忽视。俗人只关注表面的事物,不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太傅对一个身穿高木屐的客人有怀疑,暗喻人们对于富有和地位的崇拜;而官员们对身穿紫袍的僧人有厌恶,暗示人们对于宗教和精神追求的漠视。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呼唤人们要有更高的眼光,去追求真理和道德,超越物质欲望和虚荣的追逐,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同时,也提醒了读者要避免轻易地怀疑和偏见,以及对于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的歧视。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社会现象的问题,与读者直接对话。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对残酷社会现象的不满,并提醒读者要保持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重视人的内在品质。

作者介绍

林泳,号弓寮,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干隆《温州府志》卷一九)。

诗词推荐

瓦瓯一醉万事了,醒来然竹清溪晓。半蓑烟雨披春寒,堤上落红已如扫。荒矶白鸟无离愁,明月清风满幽抱。却邻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汉槎丙穴今已非,网罟相寻纵鳞少。何如卷钓两忘机,鱼向树根吹絮饱。

至人亲见古观音,化迹今居海上岑。烟机外分青嶂骨,水天中见白云心。潮痕拥岸棱棱雪,月魄浮波烂烂金。根境一如能所断,圆通游践法门深。

晓来儿女共喧哗,喜见东风颺水花。鹤羽赐衣方一袭,小巅冠玉已三加。高眠有客关蓬户,低唱无人拍翠牙。白帝出游应最乐,月旌蜺旆正豪夸。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颠倒走群愚,岂但

壮岁欲飞腾。生涯亦可矜。一千八日战,三十九年僧。砚枕秋风梦,书灯夜雨澄。儒生贵知命,饮水曲吾肱。

大蓬有奇气,人物见李侯。迥然谢凡质,霜鹘摩清秋。诏书相续来,去去蹑瀛洲。汲直在汉庭,可寝淮南谋。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安石风流苦未遥,重来遗迹尚山椒。一丘元自无花草,底事令人觉意消。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杳蔼随龙节,萦纡历宝山。琉璃开净界,薜荔启禅关。煮茗石泉上,清吟云壑间。峰端生片雨,稍促画轮还。

冯翔端谁可,丘迟肯去麽?茧丝臣敢後,饥馑帝云何?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叹,不必裤襦歌。

六合旷无际,逍遥好纵游。放怀同一贯,瞬目即千秋。丸遇区臾止,萍随波浪流。所之皆自得,何惧亦何忧。

破帽麻鞋肩伛偻,回头意若呼宗武。行歌又似出关时,饭颗山前日当午。公如冰玉天赋成,玉为温润冰为清。庙中朱弦堂上曲,一唱三叹知遗声。平生但饱主人饭,身后空传世上名。萧条冷炙残杯气,寂寞千秋万古情。吴僧笔端龙幻化,幻出前贤世无价。可怜见画未见诗,更合爱诗主爱画。

石壁自磨砻,三吧用不久。如去到人间,为侬洗尘垢。

脱身兵火欲何之,不料兹焉过所期。轩槛如僧萦橘柚。乡关似梦识蒿藜。弟兄朋友谈平昔,盗贼羌戎问几时,共约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语到天墀。

孩提知所爱,妻子具而衰。大孝终身慕,予於舜见之。

莫笑山庄小,偏於隐者宜。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露寒烟冷兼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拂面溪风洒洒清,轻衫短帽御风行。逍遥自是天游乐,不结沙鸥水石盟。

父了才名压二放,儒官咫尺近家山。官间人羡清华选,诗好天开笑粲颜。雌甲一生甘守拙,雄飞千里莫渠攀。骨凡自分仙难做,懒去从人学九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