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向十首

崇冈回首路萦盘,夕照明边小凭栏。
船合浅沙催客上,玻璃影里见长安。

作品评述

《游普向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崇冈回首路萦盘,
夕照明边小凭栏。
船合浅沙催客上,
玻璃影里见长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游览普向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诗人站在崇高的山岗上回望,远处的路曲折蜿蜒。夕阳的余辉照亮了边境的小凭栏。船只在浅沙上停靠,促使旅客上船。透过玻璃的反射,可以看到长安的影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展示了陈造在普向旅行的心境和感受。首句“崇冈回首路萦盘”,以远望的视角描绘了山岗上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远行之旅。第二句“夕照明边小凭栏”,通过描写夕阳的余辉照亮边境的小凭栏,为整个景象增添了一种温暖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之情。第三句“船合浅沙催客上”,描绘了船只在浅水中等待旅客上船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紧迫感和行程的继续。最后一句“玻璃影里见长安”,通过玻璃的反射,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远望长安的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景色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传递了诗人对旅途的热望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运用意象和意境的手法,使诗词具有一种美感和抒情的力量,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北风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台。六龙避逃不敢出,地上独有寒崔嵬。披衣起行愁不惬,归坐把卷阖且开。永怀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为哉。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於灰。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复气焰空煤炱。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楩柟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君似春风自袭人,无情鸥鸟亦相亲。莫惊仕路风波恶,便忆家园自在身。

同盟会五月,归葬出三条。日惨咸阳树,天寒渭水桥。稍看朱鹭转,尚识紫骝骄。寂寂泉台恨,从兹罢玉箫。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树羽迎朝日,撞钟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惨晨笳。气有冲天剑,星无

贱士穷愁殆万端,幸随所遇即能安。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

鬓拢春烟湿翠翘,石榴裙幔袅纖腰。绛唇不敢深深注,却怕香脂污玉箫。

见说幽栖地,长年只杜门。谁知双井后,今有此公存。钓月操莲叶,批云卧竹根。静中观物化,画外识乾坤。

简师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红染绿未禁春。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吾评孟浩然,雅意作诗人。死经四百载,赋诗名愈新。爵禄岂不赏,不义宁贱贫。身虽遭放还,未必非得亡。

南国芦笙塞北笳,工兵四海好为家。云峰昨开通天路,水库今开遍地花。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英雄姓字君休问,集体光荣最可夸。

书名之讹,创自韦陟。季袭其风,始见书尺。狙冠豺绶,乃唐之贼。相不加诛,而反畏惕,礼度尽坏,王纲倒植。存此谓何,览者太息。

几度相从酌酒深,向来相识未如今。临分念我亦穷者,乞与郊诗俾细吟。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女箩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

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秪今何许问迷楼,更有垂杨记御沟。除却琼花与红药,杨州不是古杨州。

一帆程歇九秋时,漠漠芦花拂浪飞。寒浦更无船并宿,暮山时见鸟双归。照云烽火惊离抱,剪叶风霜逼暑衣。江月渐明汀露湿,静驱吟魄入玄微。

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平原翠削万琼魂,顿辔尘沙眼暂开。文网牵人宁底急,未妨特特看山来。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