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作品评述

《发锦沙村》是唐代崔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崔颢北上途中的旅途经历和所见所闻。

诗中描述了崔颢从南方北上的情景。他说自己出发未久,北方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他乘坐孤舟经过了建德城,江水注入了新安,直到如今仍然是海近山常下雨,谷深地早已寒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色和气候变化。建德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而新安则是地名,说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诗人通过描述山雨、深谷和初寒的景象,表达了北方的严寒和客人迁徙的苦楚。

诗意上,《发锦沙村》通过细腻描绘旅途中的景色与气候,传达出唐代时期旅途的艰辛与寂寞。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诗人对于北方的陌生与寒冷给予了深刻的感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赏析,既表现了崔颢的旅途苦闷,也透露出他的思乡之情。崔颢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北方的严寒景象,通过画面感强烈的词句,将读者带入到一个陌生而寒冷的环境中,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思念。

整首诗结构简练,语言简单明了,节奏鲜明。通过表达对北方的渴望和思念,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首诗正是借助琅琅的文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遭遇的艰辛以及对家乡温暖的向往。

作者介绍

崔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诗一卷。

诗词推荐

笠泽沿回十五年。亲知情义日堪怜。偷见三顾吾何有,俗士群讥自省愆。聊复尔,岂其然。田翁轻慢牧童颠。乃知造物深相与,急使江湖棹去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芊眠瑶草秀,断续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田家舂米妇,隔宿办朝粮。举臼红颜汗,投舂玉腕扬。鸡窥筛下米,犬舐簸前糠。未奉翁姑食,炊尘不敢尝。

独立凭危阑,高低落照间。寺分一派水,僧锁半房山。对面浮世隔,垂帘到老闲。烟云与尘土,寸步不相关。

鹅儿泾口晓山横,蜻蜓港头春水生。兰亭之北是茶市,柯桥以西多橹声。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有子纡蓝绶,将孙著彩衣。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鹤骨瘦於梅。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

东海沙田种蛤珧,南烹苦酒濯琼瑶。馔因暂弃常珍变,指为将尝异味摇。珠剖蚌胎那畏鹬,枉呈马甲更名{左虫右兆}。累人口腹吾何敢,惭愧三英喜且谣。

晚日照茅茨,西风吹接篱。贫思止酒易,老悔养丹迟。斸地秋畦药,焚香夜揲蓍。呼儿具舟楫,吾欲上湘漓。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寻常看月亦婵娟,不似今宵特地圆。疑是素娥纾宿憾,相逢为在锦屏前。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谁道高情偏似鹤,自云长啸不如蝉。众花交艳多成实,深井通潮半杂泉。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天秋分袂后,扰扰似年时。竟负梅花约,空哦春树诗。断崖粘冻雪,碎石洋流嘶。怅望湾头路,扁舟乐泳思。

之子住铜阬,人传好事名。如何同甲子,翻遣昧平生。野岸风中钓,湖田雨后耕。秋天渐凉冷,或可赴前盟。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