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钢草堂不遇

细路萦纡入野田,遥瞻竹树已欣然。
青苔地滑跌卢老,苍耳林深迷谪仙。
不羡玉堂在天上,径须茅屋占云边。
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

作品评述

诗词:《访李钢草堂不遇》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细路萦纡入野田,
遥瞻竹树已欣然。
青苔地滑跌卢老,
苍耳林深迷谪仙。

不羡玉堂在天上,
径须茅屋占云边。
极知谢客非为亢,
贪看林花听涧泉。

中文译文:
曲折小径蜿蜒穿过野田,
远望竹树已是欢欣的样子。
青苔地滑,我绊倒了,跌倒在老卢的面前,
茂密的树林深处,我迷失了去寻找仙人。

我并不羡慕玉堂在天上,
我只想占据云边的茅屋。
我深知谢客并不是为了追求高位,
我贪恋看林中的花朵,听涧水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的《访李钢草堂不遇》。诗人描述了自己访问李钢的草堂的情景。诗人走过一条曲折的小路,穿过野田,远远地看到了竹林,感到欣喜。然而,他在前往草堂的路上绊倒了,跌倒在一个叫卢老的人面前。接着诗人进入一片茂密的树林,迷失了方向,仿佛进入了仙境。

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说自己并不羡慕玉堂在天上,而是希望能住在云边的茅屋。这表明他欣赏并向往朴素自然的生活,而不是追求权势和富贵。他深知客套和虚荣并不是追求真正幸福的关键,而是贪恋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宁静的声音。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小径、竹林、青苔地、树林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简朴生活的理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师旷离娄不我徒,照然罔象得玄珠。心萌口拟成途辙,底事圆明异有无。

光阴奇。扶桑宫里。日月常昼,风物鲜明可爱。无阴晦。大帝频銮於瑶池。朱阑外,乘凤飞。教主开颜命醉。宝乐齐吹。尽是琼姿天妓。每三杯,须用圣母亲来揖。异果名花几千般,香盈袂。意欲归。却乘鸾车凤翼。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

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

侍宴群儒立绛都,太清楼下望金舆。御前枣刻亲摹写,手赐新镌古法书。

将雏燕子渐离巢,过母龙孙已放梢。日出并湖初晒纲,雨余乘屋旋添茅。家贫旧业元知废,身老微官久合抛。莫恨门前车马绝,岂无农圃与论交。

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馀。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

居家元是客,在俗亦如僧。点滴檐间雨,青荧帐外灯。壮心终蹭蹬,去日捷飞腾。不及寒沙雁,来时下杜陵。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镇静苔刑少,公清县库贫。减租沾野老,扫榻待诗人。只恐凫飞后,民间事事新。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

嘉眉邛蜀,侍郎骨肉。导江青城,侍郎情亲。果阆二州,侍郎自留。巴蓬集壁,侍郎不识。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五叶英雄主,长驱等拉摧。单于先退舍,天子自登台。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穹庐空漠遁,黄屋半天开。雁寒三更月,龙廷一炬灰。公卿争上寿,扈从翠华回。

尽得资川真面目,元知楚国富江山。

数年乐此宦池城,每爱湖光分外清。远浦落霞秋水阔,乱山斜日碧云横。牧吹牛背归林晚,渔唱舟中对月明。同览翠微重吊古,谩将诗酒逐交情。池阳胜迹翠微峰,今古才人咏不穷。僧寺宛如仙仗里,人家俨若画图中。迎风杨柳依依绿,带雨桃花淡淡红。沉醉不知归去晚,匆匆回首月升东。

摆脱人间名利韁,湖山深处事韬藏。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

园林摇落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还恐人嫌梅太白,故来枝上尽涂黄。

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年老官高多别离,转难相见转相思。雪销酒尽梁王起,便是邹枚分散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