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作品评述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是唐代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崔常侍自幼年起就在朝廷中服役的经历。他受到皇帝的命令,成为负责文学和军事的高官,坐上了主持宗庙祭祀和宴乐的职位。他在边境上保卫国家,保持长城的安全。他对待宾客热情好客,他的门槛上已经悬挂了旗帜和旌旗。他的腰间佩戴着五色丝带,这象征着他的崇高地位,他的荣誉属于全国。在野外的水源上,新燕鸟欢快地歌唱,芳草丛中的夏莺也在欢快地鸣叫。当他骑马离别时,风声嘶鸣,夕阳下他望着金色的麦茎。河边的榆树和城墙上的烟雾给景色增添了美丽,银川的绿草也显得明亮可爱。战士们手持戈矛,士气高昂,他们的弓箭落在雕饰的敌人身上。魏绛和陈汤的故事都是偶然发生的,他们的言行都值得被传颂。如果需要垂下竹帛来奖赏他,那么宁静的生活胜过追求功名。

赏析:
这首诗词以崔常侍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他在朝廷和边境的事迹。整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明快,用词精准,意境清新。通过描写崔常侍的职位和地位,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同时,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如野水、芳草、夏莺等,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思考,认为宁静的生活胜过功名的追求,表达了对宁静和平淡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通过对崔常侍的赞颂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忠诚、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瑶簪玉笋不可见,使我每食思故国。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蒸烹气味元不改,今晨一日如还北。孔明用蜀最艰窘,百计掇拾无遗策。当时此物助军行,渭上褒中有遗植。英雄临事究琐屑,终服奇才屈强敌。想见躬耕自灌畦,当时有意谁能测。

夏州

曾共刘谘议,同时事道林。与君相掩泪,来客岂知心。阶雪凌春积,炉烟向暝深。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林。

夏州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夏州

君不见紫髯将军射无敌,志目中眉犹动色。晚年惊见卖油翁,一线空钱曾不失。人言手熟会当尔,世事由来真一剧。纷纷刻楮枝已穷,厌看人力须开工。湘妃抚掌汉女笑,为我试手冯夷宫。芙蕖生叶不自展,胡为正在阿堵中。青铜翠羽光相映,莫遣游鱼动荷柄。芳心满眼谁得知,坐使诗人发

夏州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夏州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夏州

楚望风烟倚绣楹,使君静治有高情。祗应襦裤新翻曲,压倒当年寡和声。

夏州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

夏州

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几回游阆苑,青节亦随身。

夏州

诗如风雨至,感是海潮生。咏叹斯成韵,容光必有明。能为万象主,恒于四时行。愿逐游鱼听,无辞弦上声。

夏州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夏州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灯火半生书作崇,几欲送穷穷不去。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夏州

昔人蚁壤游,方复诧贵仕。回首辞穷约,投分感知己。邻鼓惊边隅,得无豢养耻。战酣日为却,血尸三百里。推枕视窗日,前事皆可纪。向来心营营,乃始得真止。

夏州

溪山镇日不离门,一市人家自寂喧。居士本非为素隐,小窗端合胜华轩。同时桃李惊开蚤,晚岁松篁喜独存。我最爱山思觅暇,袖琴来听玉潺湲。

夏州

灯前閒覆孟坚书,瞬息炎刘四百余。五聚井星才属尔,一抔陵土竟何如。早夸发纵轻烹狗,终藉吞舟失漏鱼。若使高皇为晋献,可须莽卓始丘墟。

夏州

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傍。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夏州

风霆武略走夷蛮,云汉文章着不刊。万世基扃传夏启,百年威德畏轩辕。月游渭水仪空在,舞罢西陵泪未干。肠断反虞歌彻后,满山松柏夜霜寒。

夏州

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吟成梁父时当隐,炊熟邯郸客正眠。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夏州

生人有恒道,衣食固其须。裁足谅已难,况复求赢余。所以古怪贤,守道甘穷居。緼袍敝弗厌,箪瓢饥自娱。徐行岂不安,焉用马与车。掾史亦良劳,抑首畏简书。放旷山泽间,孰与从樵渔。无求恒泰然,有系还多虞。但当力为善,汲汲希舜徒。于然守故丘,庶不忝厥初。寄语马少游,斯言

夏州

阿香破旱用功深,更遣新凉入素襟。曝日已通贤令意,望霓聊慰野人心。水添浅濑征帆稳,云掩残阳古树阴。洗眼看君调燮手,一同先已荷商霖。

夏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