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宝峰高士罕曾至,岩前雪压枯松倒。
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

作品评述

《偈三首》

宝峰高士罕曾至,
岩前雪压枯松倒。
岭前岭后野猿啼,
一条古路清风扫。

中文译文:
宝峰高士极少前来,
雪压岩前,枯松摧倒。
山岭前后野猿啼叫,
一条古老的路风扫荡。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高士很少到访的宝峰,雪压岩前使得枯松树倒塌了。山岭之间野猿在啼叫,清风吹扫着一条古老的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深入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寂静而古朴的山间景致。宝峰被雪覆盖和枯松树的倒塌,暗示着山间环境的严酷和荒凉。野猿的啼叫更加突出了这种荒野的寂寥与孤独。然而,最后一句“一条古路清风扫”传递出的清风扫净尘埃的意象,也包含了对过去岁月的回溯和对宝峰的尊重。整首诗以简单而质朴的描绘,表达了山间壮丽景观与历史痕迹并存的意境,显现出作者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敬仰之情。

诗词推荐

滁水西偏郡,丰山北际楼。

海棠亭上号红云,晴日青天绛彩新。疑是群仙朝玉阙,一时都戴紫霞巾。

漏院穿霜听彻更,催班影踏禁花行。不须更待尚书谏,听履先知有直声。

马踏榆阴出汉关,邦人欣见锦衣还。东川却指旧游处,北阙犹萦旅梦间。神女断云低楚峡,子规啼月惨巴山。知君利刃曾磨试,囹圄应从到日间。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春日海棠早,媚云开远岚。醉容犹未足,睡态已微酣。嫩绿千枝衬,殷红一点含。东君真有助,落笔为渠谈。

莺声不散柳含烟,寒食家家送纸钱。心折此时无一寸,杏花零落寺门前。

春入神京万木芳,禁林莺语滑、蝶飞狂。晓花擎露妨啼妆,红日永、风和百花香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天衢远、到处引笙篁。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光阴占断曲江池,

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殇子未安庄氏义,寿亲还慰鲁侯心。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浊酒一杯秋满眼,可怜同意不同斟。

十载九华边,归期尚渺然。秋风一乘传,更觉负林泉。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漏箭声中断角哀,界窗犹有月徘徊。心兵休为一蚊动,句法却从孤雁来。漱罢玉池甘似醴,梦余金鼓辩如雷。夜长展转添许事,推枕萧然一笑咍。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对代勤民岂外轻,声名今已播边亭。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赐表殊功宜冕服,荣分从吏亦缇屏。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

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