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作品评述

《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
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
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
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
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
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
他年在寥廓。

中文译文:
送给李士云

李子是山水之人,
常常居住在城郭之间。
毫端展现出风姿美丽,
心与手初次相交互。

我听闻大梵天,
驾驭着孔雀与雄鸡。
手握铃铛,挥舞红幡,
浩劫中洁净无为。

你能够追求仕途,
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寂。
我们相互验证真实性,
在未来的广阔空间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赠李士云》。诗人通过赠送这首诗词给李士云,表达了对他人生境遭遇的思考和祝愿。

诗中以李子为形象,将他比喻为山水之人,寓居于城郭之间。李子的容貌风姿绰约,但内心与外在的交融还未完全实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外表和内心的协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大梵天的形象,描绘了李士云在世事中的执着追求。大梵天驾驭孔雀和雄鸡,象征着李士云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具备勇气、智慧和雄心壮志。他手握铃铛,挥舞红幡,表示在浩劫中能够保持无为的心态,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李士云的情感交流和对他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他们相互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谛。他们在未来的广阔空间中相逢,表达了对李士云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许,表达了对追求事业和内心寂寞的人的理解和鼓励。诗人以精湛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对李士云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祝愿,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盛秋故侣临湖壖,邀观十里传馨桂。岩峦回复烟岚消,一径交花满晴吹。坟头两株异枝干,葳蕤丹蕊璎珞细。止箯仰面眩眼目,光景醉人尤物最。深入草木皆佛性,断续溪声初引睡。俄惊柟竹上穿霄,十年重认午眠寺。写经作塔诸天寂,窜影入林飞翮避。遗基补筑松巅阁,围带列屏蓄山气。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

袜尘去眼恨成堆,赋客当年浪费才。何似天风吹雾鬓,乘鸾新自月边回。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风褭危樯浪拍船,三更残月下空弦。离鸿过尽啼乌困,犹自愁人不得眠。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独我尚留真有命,天於人欲本无私。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翦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冲。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佛语迦陵说,僧行猛虎从。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画井垂枯朽,穿池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愁思里。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年来声誉休废。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兴亡过耳。任北雪迷空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奇。冷云回雁处,妖雨泣鹃时。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县知无一得。

钓舟远隔菰蒲雨,酒幔轻飘菡萏风。彷佛层城鳌背上,万家帘幕水晶宫。

车马声都绝,比邻迹亦疏。浅倾家酿酒,细读手钞书。薄饭惟羹芋,闲游不借驴。有时还自笑,省事更谁如?

一声残角绕千门,霜气涵空乱宿氛。车马往来无僻地,星河收去有闲云。余生惨淡身宜佚,人事崎岖足反勤。渐喜太阳浮海面,群鸦鸣噪尚纷纷。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偪塞天星近,纷纶世事平。瘴消原谷长,蝗死岳芝生。径合迷车辙,宵明误鼓声。绔寒空数挽,履绽莫深行。眼看山城老,心经木有神。燕台六月旧,粤岭一冬新。色映康衢色,花沾彩服春。瑞多休更辑,禹甸有穷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