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作品评述

《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
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
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
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
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
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
他年在寥廓。

中文译文:
送给李士云

李子是山水之人,
常常居住在城郭之间。
毫端展现出风姿美丽,
心与手初次相交互。

我听闻大梵天,
驾驭着孔雀与雄鸡。
手握铃铛,挥舞红幡,
浩劫中洁净无为。

你能够追求仕途,
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寂。
我们相互验证真实性,
在未来的广阔空间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赠李士云》。诗人通过赠送这首诗词给李士云,表达了对他人生境遭遇的思考和祝愿。

诗中以李子为形象,将他比喻为山水之人,寓居于城郭之间。李子的容貌风姿绰约,但内心与外在的交融还未完全实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外表和内心的协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大梵天的形象,描绘了李士云在世事中的执着追求。大梵天驾驭孔雀和雄鸡,象征着李士云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具备勇气、智慧和雄心壮志。他手握铃铛,挥舞红幡,表示在浩劫中能够保持无为的心态,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李士云的情感交流和对他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他们相互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谛。他们在未来的广阔空间中相逢,表达了对李士云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许,表达了对追求事业和内心寂寞的人的理解和鼓励。诗人以精湛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对李士云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祝愿,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邺王台边春一空,但有雪飞杨柳风。我从南阳解归橐,重帘复幕坐学宫。酒材苦责公酿薄,欲经醉乡无路通。奈何当此意绪恶,僚友决去如飞鸿。朱侯官居邺城下,不脱辔衔秣征马。绿槐阴阴门对街,唯我知君少闲暇。新从天上拜书回,去效割鸡宋之野。宋城万家有和气,明府岂弟心倾写。

问讯西湖旧隐庐,水边雪后又何如。只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长恨无人共一杯,直知好友自天来。渊明到死真成菊,和靖平生却是梅。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

生尝跪乳资名教,死去遗芳谥碧香。洗盏开尝吾未敢,称冤肯入菜羹肠。

蝶懒莺暗欲莫春,更兼风雨别愁新。天涯草色深如此,忆得淮南有故人。

桐庐古郡淛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後夜相思千里月,高怀为寄一襟风。欲纡龟纽黄金印,且学羊裘老钓翁。忠义传家君勉勉,清名不必问穷通。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虬跃,摆长云兮捩回风。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秋风兮吹衣

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闸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

金阙路曾遥,行行值开泰。石房云未闲,杳杳若相待。高踪逾履冰,何人不倾盖。早晚承帝恩,再卜林泉会。

池中春蒲叶如带,紫菱成角莲子大。罗裙蝉鬓倚迎风,双双伯劳飞向东。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稽山九十翁,病起无气力。拥杖牧鸡豚,乃是老人职。一杯芋糁羹,孙子唤翁食。既饱负朝阳,自愧尔何德!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翩翩春草梦,随意遶池塘。

心情诗卷无佳句,时节梅花有好枝。较似后山更平澹,一生爱诵石湖诗。

吾门三祖,是钟吕海蟾,相传玄奥。师父重阳传妙语,提挈同超三岛。慢慢搜真,灵根固养 ,渐吐黄芽草。无中还有,慧风时送嘉耗。一点莹彻无穷,周游沙界,物物圆明好。种种皆空归本有,内外般般颠倒。此理幽深,清虚缥缈,行者人须到。昏昏默默,暗中贤圣知道。

冉冉五云深,山西日光薄,登楼集群贤,纵目天宇廓。落木悲徂年,寒光照杯酌。浩歌兴悠然,意行非涧壑。缅怀龙山游,此乐久寂寞。胡为落帽人,白首恋宾幕。醉余发诗情,分韵尽佳作。吾爱漉酒巾,西风吹不落。

偃息东林下,悠然澹旅情。泉归虎溪静,云度雁天轻。苍藓封碑古,优昙应记生。预悉钟鼓动,扰扰又晨征。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