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遇友人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
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作品评述

《秦中遇友人》是唐代许棠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半生南走复西驰,
愁过杨朱罢泣岐。
远梦亦羞归海徼,
贫游多是滞边陲。
胡云不聚风无定,
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
看看已欲废吟诗。

诗词表达了诗人在秦中遇到友人时的心情和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半生南走复西驰”暗示了诗人长期在南方和西方旅行的经历,意味着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辗转和流离之感。第二句“愁过杨朱罢泣岐”描绘了诗人曾在岐山上为杨朱流泪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忧虑和感叹。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谈到了自己远离家乡,到海边去追随梦想的遭遇。他感叹道“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表达了追梦的艰辛和不易。诗人同时也抱怨了长期漂泊旅行带来的种种困扰,如胡云的不聚、风的无定以及陇路行进的艰难和危险。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在战乱中经常听到征战的声音,这使他渐渐对吟诗感到疲倦,“看看已欲废吟诗”。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战乱和苦难的无奈和嫌弃。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期旅行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对世事的忧虑和无奈,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抱怨和疲倦。整体上,这首诗传递出了一种苍凉和无奈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生活的辛酸和悲壮。

诗词推荐

世故迫人无好况,酒杯今日初拈。昆阳城下酹苍蟾。乾坤悲永夜,笳鼓觉秋严。梦寐玉溪溪上路,竹枝斜出青帘。故人白发未应添。浩歌风露下,相望一掀髯。

何彼襛[1]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2]?王姬之车。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铸神鼎兮荆之阳,鼎成兮宾帝乡。君乘龙兮龙高翔,臣攀龙兮龙髯短。龙髯短,接君之衣兮,臣不敢以手挽。君弃臣兮臣将畴依,臣恸哭兮君不知。君不知兮可奈何,风雨惨惨兮荆山之阿。

忆昔趋朝着紫衣,宫花汗漫柳依稀。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沈约空成移带瘦,陈平自得食糠肥。世间荣落真常事,只在吾侪早见机。

忆昔在童初,身轻俗累无。云霞明道服,日月缀仙都。屑玉三危露,泥金一丈符。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学语闚真诰,谈玄校易图。竹间时搏拊,松下亦樗蒲。谪堕归岩壑,庸凡近仆奴。极知方匿景,何敢遽抟扶。请命书盈纸,祈真泪迸珠。但能觇帝座,不恨守天厨。谴巨知难逭,心安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箯舆轧轧过清溪,溪上梅花压水低。月影渐收天半晓,两山相对竹鸡啼。

无像而像,有许模样。不真而真,只个形神。豁清也千岩万壑而秋,光丽也诸尘百草而春。恁麽来兮,处处相亲。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齿。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鞴时架角鹰苍。搏捷仍放韩卢狂,麕鹑日暮随登堂。往来绝艺精飞枪,余勇犹足吞顽羌。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

辽海曾从化鹤丁,百年尘土污巾瓶。万山深处遇行李,再拜起时如醉醒。绿树岩前开药笈,白驴背上指丹经。云霄平步寻常事,不用求方更解形。

荐岁熙和属卧龙,得分閒暇与君同。春筐缕雪衾裯足,午甑吹珠颊辅丰。蜥蜴举云谁汝信,商羊舞雨自言功。州人欲识余霙雪,寄与飞廉百里风。

百雉城头难却月,五云峰顶欲乘风。

封殖要当同种玉,翱翔端复见停鸾。此君不是尘中物,岂减樊川十万竿。

忒煞觉老,寒而且槁。古岩春迟,澄潭秋早。心无象也月影未回,物不争也风吹便倒。

恶钳鎚下翻身去,个个当阳要出尖。钉得虚空无缝罅,有完全有不完全。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杨柳依依拂短亭,看看飞絮又成萍。老来世味都尝遍,不待邻鸡唤梦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