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
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作品评述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旭日升起,载满祥云的天空中九九位仙佛做了祭神之事,他们高高地坐在天空中的半天。天空中二曜(即太阳和月亮)闪耀动荡,五颗明亮的星星连成一线。仙佛穿戴着华丽的衣帽,快步走向皇宫的最高处,笙歌声接连不断地传来,欢迎他们踏上玉阶。希望能够因为摘下的茱萸和端起的菊花酒,与他们相伴百千年。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诗人阎朝隐在登高的时候所见到的美景,以及他对仙佛祭神和他们享受尊崇待遇的想象。诗人借助神仙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境界和长寿幸福的向往,进而表达了一种希望与美好相伴的愿望。通过描绘旭日升起、星光闪耀等景象,诗人营造出一种神奇华丽的仙境氛围,呈现了一种超然的诗意,展现了对仙佛的景仰和羡慕之情。整首诗流畅明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韵律感强烈,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受。

诗词推荐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新鸟啼来垄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叶满地飞随步履,鹤於人熟听吟哦。明朝也向山上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贡余自合到侯王,谁遗甘芳入苋肠。野客惊看龙凤銙,家人学试蟹鱼汤。题来谏议三封印,分到尚书八饼纲。尽洒从前腥腐气,时时浇取简编香。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空山草木固能长,迩日曾经剪伐荒。一笑为渠成解说,政防妨我步斜阳。

诗是同不址杯水,明经谈笑博青紫。两石争如识一丁,长枪得胜毛锥子。夫君稽古岁月深,雕虫童习素所耻。奋身刀剑亦借径,未能免俗聊尔耳。朝来免胄翰墨场,妙发穿杨三昧矢。神人换鼻许正郎,朱衣点头相行季。仙霞绝顶雪漫天,快上扶折九万里。明春跃马白玉京,都人争看龙烧尾。

广大楼阁,门户不扃。了事衲僧,未行先到。且到后如何,眼不见为净。

析骸易子守孤城,六万惟馀四百人。生道杀民民不怨,千年庙食尚如新。

兰舟终日漾莲溪,少女如花锦袖低。含笑折来流水畔,红妆两两镜中啼。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澹泊修行不肯行。常忧冻馁逞多能。岂知饱暖欲性生。且恁寂寥潇洒过,休迷尘事与华荣。常清常静大丹成。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不去奔波办过年,终朝酩酊步颠连。几声街爆轰难醒,那怕人来索酒钱。

传之失真,体之而神。明白智圆而有照,清虚理极而无身。心萌法法,影落尘尘,一段精光华上春。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尺一诏书天上降,二千石禄世间荣。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忧国耻为睁眼瞎, 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 曾自枪林闯阵来。

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孤灯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望斜杨袅翠,帘试卷,小红楼。想鸾佩敲琼,鸾妆沁粉,越样风流。吟怀自怜豪健,洒云笺、醉里度春愁。有唱还应有和,纤纤玉映银钩。犀心一点暗相投。好事莫悠悠。便有约寻芳,蜂媒才到,蝶使重游。梅花故园憔悴,揖东风、让与杏梢头。况是梅花无语,杏花好好相留。

草间蟋蟀动秋吟,偏感羁栖旅念深。功业岂关双鬓事,年来白处已通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