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一作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作品评述

《有客(一作宾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中文译文: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的虚弱以及岁月的飞逝所引发的感慨。诗中以“有客”为题,意为有客人前来访问。诗人在这幽静僻远的地方过着清静的生活,但时光匆匆,岁月已经使他变得老病,需要别人的扶持,再拜行礼也变得困难。

诗的第三句“岂有文章惊海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谦虚,他不愿意过分张扬自己的才华,而是希望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这也与他后来的隐居志向相呼应。

“漫劳车马驻江干”描绘了忙碌的车马在江边歇息,这句也可以理解为杜甫表达了他对社会繁忙和喧嚣的不满,更倾向于与自然、与内心相处。

整首诗以友情为主线,诗人与佳客相聚,愉快地共度时光。他坐了整日,畅谈美好,表现出他对友情、亲情的珍视。这里的“百年粗粝腐儒餐”暗指自己的普通人身份和简朴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满足,他不以荒野缺少供给为嫌,心情高兴地回来看望药栏,可能也意味着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滋养和愉悦。

总之,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宁静隐逸生活的渴望,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平实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秋山泬寥秋水阔,一夜天风起蘋末。万籁凋余锦树空,繁花落尽红衣脱。??鸂鶒俱无声,沙边白鹭如有情。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鲤下避寒潭清。寒潭直下几千尺,落羽回波共萧瑟。独立遥怜海屿青,低飞不碍江云白。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吾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相思木帖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君为秋浦三年宰,万虑关心两鬓知。人事旋生当路县,吏才难展用兵时。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

苍松翠束寒流,飞下长身白玉虬。吐出英云千尽雨,须臾霁水痕收。

世事堪忧。光景难留。春去又逢秋。四季催人老,百年似、蝶梦庄周。勘破从前似假,着甚揽闲愁。慷慨幸遇希夷教,尘情事、一笔都勾。下志速勤修。有等愚痴辈,马丹阳唤不回头。打的无缘业鬼,有分做骷髅。

溪流平地响晴雷,石上生风捲雪来。醉拍阑干衣袖湿,十分身在白云堆。

入海算沙徒自疲,风前月下几攒眉。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帘下秋江夜影空,倚楼人在月明中。不将行止问朝列,唯脱衣裳与钓翁。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归鸿。那应更结庐山社,见说心闲胜远公。

莲后红何患,梅先白莫夸。才飞建章火,又落赤城霞。不卷锦步障,未登油壁车。日西相对罢,休浣向天涯。勇多侵路去,恨有碍灯还。嗅自微微白,看成沓沓殷。坐疑忘物外,归去有帘间。君问伤春句,千辞不可删。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芍药荼醾一万枝,花开动是隔年期。欲留春色都无计,睡过红云白雪时。

杨柳阴中乳燕飞,马头寒峭怯单衣。胡麻知有谁人种,应怪东游未即归。

难弟诗初和,难兄盖复倾。时方论名位,公独叙交情。八座使边节,舍人垂世名。用之俱未尽,衮衮看公卿。

不才离别己多时,脉脉关河入梦思。万种閒情诗易遣,一腔愁绪酒难移。风迥过雁乡书断,月满圜扉夜漏迟。臣之立身忠与孝,此心期不愧丹墀。

摇落已可悲,况复值秋晏。山深云物阴,所向皆惨淡。疏枝缀陈叶,风至时一散。坏壁昼蛩啼,衰草飞虫恋。嗟余守穷谷,秋物已三见。胡为久淹留,不自厌贫贱。由来人间事,利害喜相半。优游归隐约,富贵足忧患。安行吾不迷,夷路坦可践。保此顽钝姿,悠哉复谁怨。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

苏端薛复同黄土,海内文章谁接武。即今七字续长言,沈子挥豪照今古。朝为百赋更贾勇,暮作千诗犹奋怒。补天彩笔不费工,卷地奔风随插羽。穷途得所喜入眼,口诵新篇身起舞。已知奔逸逐骅骝,况复逡巡蹈规矩。荐书指日登姓名,艺辅方期富仓庾。阎公色动瞻斗牛,处士当筵赋鹦鹉。

小築南台倚北亭,一方荆玉可云屏。峡中暮雨赏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场渌醹。

葫芦窗畔挂,是物在其间。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旧放长生鹿,时衔瑞草还。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但当与作少陵诗,或自与君拈秃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