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处能招凤鸟来,月明清影拂书堆。
笋鞭遇石犹斜出,花米逢春莫乱开。
此物似贤今合荐,吾家医俗旧曾栽。
若从后圃论高节,梨白桃红孰取材。

作品评述

《竹》是明代吴宽的一首诗词。下面是《竹》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种植竹子的地方能够吸引凤凰来,月光照在书堆上,清晰的影子摇曳。新鲜的竹笋会顶起石头,仿佛它们想要斜斜地冒出来。竹子会在春天遇到花米时迟疑地开放。这种植物看起来像是贤良之物,现在我向你推荐,但我家里从前也种过它。如果从后花园的观点来看,哪种植物更适合高雅的品味呢?是白梨还是红桃?

诗意:
《竹》以竹子为中心,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和共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特点和与环境的互动,同时通过对竹子与其他植物的对比,探讨了高尚雅致的价值取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思考。首先,竹子被描绘成具有吸引力的存在,能够招来凤凰,象征着竹子的高洁和纯正。其次,作者以月明清影拂书堆的景象来形容竹子的美丽和静谧,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接着,作者运用了竹笋遇石斜出的描写,表达了竹子顽强向上的生长特点,寓意着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最后,作者通过竹子与花米的对比,探讨了高尚品味的选择,提出了一个反问,引发读者对于审美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特点和美感,并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味和自然之美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及审美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蕴。

诗词推荐

夏畦不病晚穜佳,哿矣将诗补黍华。散百为千吾写似,深山穷谷遍笼纱。

愧客问谣俗,旧传今自如。材难知骥马,味美寒河鱼。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北人虽异论,时议或非疏。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京师多名园,车马纷驰逐。春风红紫时,见此苍翠玉。凌乱迸青苔,萧◇拂华屋。森森日影闲,濯濯生意足。幸此接清赏,宁辞荐芳醁。黄昏人去锁空廊,枝上月明春鸟宿。

天机大道。达者稀少。运戊已、龙蟠更虎绕。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间木金、坎离颠倒。阳全阴尽,形容不老。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去朝元、七祖都了。

风雨馀寒过了,池塘春水生时。迁莺飞上拂云枝。春遍柳村花市。酒面清空似水,玉杯温莹如脂。莫教花谢涴尘泥。把住东君索醉。

不满十来家,门闾半以柴。日烘兰入鼻,风掠草侵鞋。土酒融春兴,行歌放客怀。何须高买屋,一一近天街。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晨光欲动尚熹微,漠漠春阴未解围。雾掩前村迷酒旆,风吹寒色着征衣。功名底许妨行乐,出处年来果是非。一笑南坡归梦里,满山桃李政芳菲。

天降祥,汉祚昌。火炎上,水灵长。建庙社,洁蒸尝。罗钟石,俨珩璜。陈玉豆,酌金觞。气昭感,德馨香。祗洛汭,瞻晋阳。降吾祖,福穰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坐读杜羔传,起访城西园。伟哉是家事,作传堪千言。当年怀橘处,华屋澹晓暾。大松荫后楹,小松罗前轩。风露所沐浴,千载当连根。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叶声含三叹,送我出园门。

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秋浦新为别,秋风阙寄书。虽然声问阔,未觉梦魂疏。杜牧登临后,宛陵吟咏余。三冬如有暇,五字不妨渠。

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于今观日益,珍树已垂珠。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逾。圣贤明训在,只此是亨衢。

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矴。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鴞鸋。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

祝融御节。火正缉熙。凯风徘徊。万物欣时。秩秩初筵。薄言在兹。嘉福介祜。万寿无期。

西园春色才桃李,蜂已成围蝶作团。更欲开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足疾惟妨拜,登临故自如。深知造物意,遣遂此心初。东坞闲看竹,西溪独钓鱼。暮归犹未倦,把卷遶前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