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鹤鸣峰》
拼音和注音
yě rén chóu chàng kōng wú mèi , yī qū yáo qín fèn wài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惆怅:(形)失意,伤感:无限~。
一曲:1.水流弯曲处。2.犹一弯。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4.犹一缕。5.一首乐曲。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分外:(副)格外;超过平常:~高兴|~妖娆。[近]格外。②(形)本分以外:他主动承担了一些~的工作。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不见山头夜鹤鸣,空遗山下瀑泉声。
野人惆怅空无寐,一曲瑶琴分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