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居

居僻恬无事,开轩挹晚晴。
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
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
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

作品评述

《僻居》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僻静而宁谧的居所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僻居
朝代:宋代
作者:宋伯仁

居住在僻静处,宁静无事,打开窗户迎接晴朗的黄昏。细雨滋润云彩,风轻拂燕子的身躯。有孩子争抢着梨和栗子,没有朋友来问候生死。常常因忧虑而喝酒,剥啄声敲打在门扉上。

诗意:
《僻居》通过对僻静居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悦和对人事纷扰的远离之情。诗中展示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突出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厌倦之情。

赏析:
《僻居》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宁谧的居住环境。首句“居僻恬无事”一下子勾勒出诗人居住的地方安静而闲适的景象。接着,“开轩挹晚晴”展示了诗人打开窗户迎接晴朗黄昏的情景,这一景象呈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在第二联中,通过“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的对比描写,诗人展示了雨水的柔和和风的轻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细腻之美。

在下联中,“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和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孩子们争夺着梨栗,而没有朋友来问候诗人的生死,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常常借酒消愁的情感,同时门外剥啄的声音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封闭。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和孤独感。这首诗以细腻的触感和淡泊的情怀,给人以安宁宜人的感受,引发读者对自然、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尝闻烧尾便拏空,只过天门更一重。大禹未生门未凿,可能天下总无龙。

胡床拥毳怯春寒,怀丐人行野雪乾。风信入华披锦段,月魂堕水濯金盘。净名取饭亡我力,慈氏开门只一弹。妙得其中佛受用,头头成见不相瞒。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

水光摇入碧窗寒,两岸斜阳照乱山。才一吟诗便多事,只消静对绿阴闲。

风暖池塘得意春,水芹烟草一回新。傍花掠羽差差影,冲雨归巢煦煦亲。眼底兴衰王谢宅,楼中思怨绮罗人。闲追往事如相话,只有侬家似旧贫。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神仙传里新鸡犬,粉墨场中假笑啼。旧雨伤心如此别,好花过眼莫重提。昨宵身在能仁寺,似听秋声过隔溪。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老倒住山,全无伎俩。揖客低腰,逢僧合掌。虽然俯顺时宜,不碍当机收放。鲲化鹏飞羽翼齐,抟扶一举青霄上。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莫认四威仪,行住坐卧知。念念皆相应,珍重任时宜。

诗人浪作水仙歌,我欲题诗为止哦。采石浊流浑彻底,夜涛安得见嫦娥。

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刚既一断,贤愚无二门。佞是福身本,忠是丧己源。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今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诗书满腹不及口,遮日宁须钓竿手。愧尔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北湖先生作许痴,闭门觅句嗔人知。日炊官米著处饱,独憎饭头行饭迟。天教五车与癯瘦,大笑阿苍如瓠肥。小槽秫糜已溜溜,老子拜会罂聊朵颐。

下虫}识人意,切切悲流年。最怜重开桂,抱寒为人妍。

天以行故健,火以宿故庄。卓哉主一翁,挈我洙泗上。

人言百舌巧,暑至辄无声。不如鸠虽拙,四时知阴晴。提壶劝我饮,我醉谁解酲。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