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择公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

作品评述

《别择公》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黍离不再念宗周,
何暇去雷塘吊一丘。
如果问起西来的师祖的意思,
竹西的歌声吹奏着扬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离开择公后的心情。黍离指的是苏轼离开择公之后,不再念及宗周(择公的别号),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情感的转变和放下。雷塘指的是苏轼当时所在的地方,他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雷塘吊祭已故的亲友,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过去的一刀两断。诗的后两句提到若问西来师祖的意思,指的是苏轼在扬州的时候与西来的师祖(可能是指诗词界的前辈或同辈)交流,他认为扬州的竹西地区的歌声和音乐才是他所追求和珍视的。

赏析:
《别择公》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述自己离开择公后的心情变化,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情感的转变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的黍离和雷塘都是暗指,通过具象化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自己人生的态度和选择。他放下了过去的束缚,转向了新的人生道路,希望通过与西来的师祖交流和扬州的音乐艺术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择公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个性特点。同时,通过对于过去和未来的对比描写,诗中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豁达、自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精神激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华轩不见马萧萧,廷尉门人久寂寥。朱槛翠楼为卜肆,玉栏仙杏作春樵。阶前雨落鸳鸯瓦,竹里苔封螮蝀桥。莫问此中销歇寺,娟娟红泪滴芭蕉。

庄周言达理,吾以蝶为优。无想亦无梦,有身长有愁。

开遍南枝又北枝,春风于我似相知。酒边漫说罗浮梦,忘却瑶台月下时。

尝记停骖古郢州,待晴曾是贾胡留。锦囊亦有阳春句,不得亲题白雪楼。

久已挂吾冠,江边岁又残。心惟无愧怍,身取不饥寒。小酌三杯足,安居一席宽。东冈有泉脉,携杖试寻看。

再拜识英度,喜气觉飞浮。神清骨秀,元是蓬莱谪仙流。盖去冲摩霄汉。刚向平分风月,半剌岭南州。素蕴未施展,阔步尚淹留。从此去,朝帝阙,侍宸旒。论思献替、要须直与古人侔。好是羽仪朝著,勒就鼎彝勋业,却伴赤松游。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

天地重开阔,华夷赴指挥。群生欣按堵,三纪仰垂衣。凤历虽无极,龙楼忽告违。广成谭道处,千古想骖騑。

泮水三年惟饮水,不知芹藻味何如。群鸮无故争桑葚,挟弹何人莫间渠。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谁把江西一幸民,强摹南极老人星。穹龟鹿鹤朋三寿,伴我松根劚茯苓。

东皋纷绮水潺潺,翠拂官桥柳欲眠。出谷黄莺终好在,辞风红树稍萧然。

千丈森森螺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士洲。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千丈风漪。霁光明处,花柳高低。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贪呆觑着帘儿。不好价、伊家怎知。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采采东方尚未明,玉芽同护见心诚。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我昔童丱时,蒙养绝浮靡。朝夕常趋庭,颇解学诗礼。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徒怀风木悲,没齿殊未已。及余生两雏,将以托宗祀。既欲承箕裘,当令业经史。无何我多故,谪戍向边鄙。迢迢父子心,隔越数千里。惟恐有存殁,不暇较贤否。漂流无定居,岁月动盈纪。幸余初还家,无恙

似闻新醖敌宜城,想对檐花又独倾。别乘工为海鲸吸,广文当念露蝉清。投醪频遣春浮颊,盗印宁无夜闯营。约束长须牢闭户,瓮间防有毕先生。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蒙。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古语聊近似,天巧

正中来,运步红炉遍九垓。宝月夜光随处静,披云终不露织埃。

朝来已与碧桃约,留住东风不放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