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雪窦山

重云不藏春,深窦常有雪。
晓月号松猿,晴壁挂海霓。
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

作品评述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雪窦山》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云不藏春,
深窦常有雪。
晓月号松猿,
晴壁挂海霓。
终恍无心人,
区区佩环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雪窦山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写山上的云雾、深山中的积雪、清晨的月亮和松树上的猿猴声,以及晴朗的天空中挂着的彩虹,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样的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雪窦山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美丽的追求。诗中的“重云不藏春”表达了山上云雾的浓厚,使得春天的美景无法被完全展现出来。而“深窦常有雪”则描绘了山中常年积雪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诗中的“晓月号松猿”描绘了清晨的月亮和山中松树上猿猴的叫声,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而“晴壁挂海霓”则形容了晴朗的天空中挂着的彩虹,给人一种美丽和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自己的内心变得宁静而无欲无求,只是佩戴着简单的玉环。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雪窦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美丽的追求。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布帆摇曳夕阳斜,渡口南风起浪花。路入晋陵三百里,故乡回首是天涯。

鱼腹江边八阵图,嶙峋於此岂良谟。后来浪道长蛇势,用势还须烈丈夫。

神功开地秘,怪石尽为峰。佛界虚空造,龙居十二重。睛瞳随境役,蟾兔及秋逢。却忆谢灵运,岭头迷去踪。

暮雨连朝雨,长亭又短亭。今朝骑马怯,平日系船听。竹叶垂头碧,秧苗满意青。农畴方可望,客路敢遑宁。

鸟道纡回入,千岩绿树低。转留空翠处,少憩石桥西。别涧潺湲泻,丛林桑扈啼。坐看凫与鹿,引子过前溪。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老大思閒适,山林喜晦藏。一廛虽异县,三径得崇冈。地僻烟云润,年丰黍稷香。心期得多矣,襟袖更新凉。

半夜惊呼府有府,河壖荒邑应军须。冰生垂血辞乡泪,风涨飞尘出塞车。千里馈粮人未返,百丁团甲户无余。天边旁午流星使,更见河桥急羽书。

维皇齐精,翮假于庙。观兴之初,惟以洁告。行承祖宗,恤祀昭孝。诚心有孚,介福斯报。

借得山房住,清溪带晚林。云应随鹤宿,诗亦对僧吟。杯滑知能隽,窗深苦易阴。剧知归思浩,吾亦识琴心。

纲者弃鱼小,错人贪鹿肥。不见阿堵物,见恶宁馨儿。铜山变荆棘,锦帐启藩篱。万物与同毁,千驷吾何为。

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古台駊騀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远泛便成终日醉,幽寻不尽数家园。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

铜为蚴蟉鳞,铸作鱙缪角。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初疑潜苑囿,忽似拏寥廓。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

人语相闻数尺间,其如滩恶费人梦。已从滩下过滩上,却立前船待後船。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密雪穿窗入,孤灯向壁光。老来人不觉,梦继酒犹香。世事休思虑,年华任短长。朽株难长育,空此见春阳。

白发余欣喜,清时忽叹嗟。栈危思杜宇,淮涨梦僧伽。鸑鷟能仪国,骅骝善保家。传闻专却粒,归去五云车。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忽尔秋不熟,储廪焉得盈。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吾道不遗贤,霄汉期芳馨。一夫若有德,千古称其英。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浊者必恶清,瞽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