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费廷玉

我昔南徐讲席分,知君肥遯白云村。
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
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
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

作品评述

《和费廷玉》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友人费廷玉的描写,展示了诗人自谦与友人相比的低调态度,并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和才华的赞赏。

诗词描绘了诗人曾在南徐地区讲学,而费廷玉则选择在白云村隐居。草丛茂密深厚时,能够将芝兰的芬芳覆盖掩没;木叶凋零时,竹柏却屹立不倒。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着友人费廷玉的深远影响力和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诗中诗人试问费廷玉是否曾献上奏章给魏阙,即向朝廷上表,表达自己的才华和志向。然而诗人自谦地问道,与其向朝廷抛头露面,不如与费廷玉一起守卫家门,保持清雅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风吹醒了槐树,使槐安从梦中苏醒。斜日映照下,它们半隐藏在墙垣之后。这里的槐树和斜日都可以被视作友人费廷玉的象征。槐树的苏醒象征着他的才情被唤醒,斜日的余辉则暗示着他的辉煌成就。整个描写以自然景物的婉约姿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钦佩。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费廷玉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与友人的对比,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才华和身份的低调态度。通过对草木的描述,诗人暗示了友人的影响力和不受外界干扰的坚定,进一步彰显了友人的卓越才华。整首诗词以朴实自然的描写风格,将友人的才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给人以清新淡雅的审美感受。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高迹将谁亲,幽栖白云中。闲阶吐苍苔,古木生清风。时将西竺书,讲义训来蒙。

百年妖怪虚开口,五伯生亲狐兔走。百丈峰前一句新,不昧光中犹未了。

相逢萧寺已累然,自咏离骚讲太玄。极目旧游犹白石,伤心孤塚只苍烟。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帝所修文与张乐,魂兮应是到钧天。

闻道楼居好,翚飞百尺余。箕裘能袭旧,丹雘遂如初。生理万钟粟,义方千卷书。家声将益大,车马炫门闾。

结茅野田外,犹自苦逢迎。遂拟径常塞,不容人暂行。日高僮仆睡,花落鸧鹒鸣。竹户忆曾启,饭僧炊午羹。

平居相值晚,况复道涂留。今我思挥麈,逢君为舣舟。人情方慕贵,吾道合归休。吏责真难塞,聊为泮水游。

有口即饮酒,有眼只看书。看书知古今,治乱能愁予。不如一味饮,醉眼昏蘧蘧。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袴穿时忆御衣。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

君不见蜀山之高直上登云梯,草边路侧多少豹狼蹄。盘龙山下三脚虎,震天一啸回风低。横拖骡马捉猪犬,咆哮出入吁无时。有时人立作气势,团目金努矜毛皮。跳林越涧伏榛莽,亦挟一子携其妻。妻儿子母谁不爱,难以人肉赒其饥。好生之德乃天相,杀人正自人杀之。吁嗟此虎独三足,明

云里高唐观,江边楚客舟。上升峰月照妆楼。离思两悠悠。云雨千重阻,长江一片秋。歌声频唱引离愁。光景恨如流。

费尽东君无限巧。玉减香销,回首令人老。梦绕岭头归未到。角声吹断江天晓。燕子来时春正好。寸寸柔肠,休问愁多少。从此欢心还草草。凭栏一任桃花笑。

白马杂金饰,言从雕辇回。粉香随笑度,鬓态伴愁来。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所恨章华日,冉冉下层台。

蚁门知将雨,虫鸣觉近秋。衰翁非爱酒,无计奈孤愁。

不是今宵雪不清,只愁清杀老书生。不知落得几多雪,做尽北风无限声?

悠悠漾漾泛烟篷,两耳听彻江声空。水步涉历休折柳,晴宵又泊湋源口。何待月上淮山头,黄昏更好寻泊休。红糟酿鱼可荐酒,剧饮谁能尽五斗。斗斜月出夜已分,江声人语寂无闻。惜无苏仙共此快,独自吹箫离巡砦。

家山好,好处是秋来。绿橘黄橙随市有,岩花篱菊逐时开。管领付尊罍。新筑就,别馆共闲台。摇手出离名利窟,掉头摆脱簿书堆。只在念头灰。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红药青绫心已灰,且从开士宿招提。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

束起蒲鞭教令清,郡人未识疾呼声。瓯闽莫不兴于学,虞芮忘其所以争。父老见棠思旧爱,儿童骑竹若初迎。何须更说郎官省,小却犹当拜水衡。

百尺危樯倚曙空,古祠箫鼓隔丹枫。谁将一只仙人箭,换作樵溪旦暮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