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守无隐官闲即事

老去空悲乐事稀,百年浑醉几多卮。
虽贫赖有旧栽竹,纵懒未容全废诗。
碧草望迷烟漠漠,黄梅看熟雨垂垂。
莫嫌芜颣晚相浼,欲换邦君白云词。

作品评述

《和高守无隐官闲即事》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去空悲乐事稀,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于人间的欢乐和忧伤感到越来越淡漠,
百年浑醉几多卮。
一生百年虚度,如同喝酒一般,不知有多少杯量。
虽贫赖有旧栽竹,
尽管我贫穷,还有那些早年所种植的竹子作为依靠,
纵懒未容全废诗。
我虽然懒散,但仍未放弃写诗。

碧草望迷烟漠漠,
眺望远处青翠的草地,迷蒙在烟雾之中,
黄梅看熟雨垂垂。
黄色的梅花已经成熟,雨水滴落得稀疏而缓慢。

莫嫌芜颣晚相浼,
请不要嫌弃我晚年的颓废和荒凉,
欲换邦君白云词。
我希望能够与邦君交换一些高雅的诗句。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之道在晚年的感慨和无奈。他对于人世间的欢乐和痛苦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的一生虚度。尽管他贫穷,但他依然保有早年种植的竹子作为心灵的寄托,并且仍然坚持写诗。诗中的景物描写以草地和梅花为主,通过描绘迷蒙的烟雾和滴落的雨水,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的感觉。

在诗的结尾,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告诉读者,不要嫌弃他晚年的颓废和荒凉,希望能够与邦君交换一些高雅的诗句,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高尚诗文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生命虚度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坚持和对高雅文学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晚年心境和追求高尚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最上已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故人回首隔长安。轮值下金銮。对赐火新烟,应思?禊,何地江干。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锦瑟思华年。底用嘈嘈五十弦。两线清冰千万调,能传。句句分明字字圆。高艺擅华筵。多少新声出自然。更着赵娘歌宛转,相联。消得诗人

欲寐已成寤,暂欣还作悲。三更风雨听,四海友朋思。拊榻虫频息,挑灯鼠屡窥。莫呼僮仆觉,翻到自题诗。

十哭都门榜上尘,盖棺终是五湖人。生前有敌唯丹桂,没后无家只白蘋.箬下斩新醒处月,江南依旧咏来春。知君精爽应无尽,必在酆都颂帝晨。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

今朝风日霁,共约再登台。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浊酒消寒气,无妨饮数杯。

松本无声风亦无,适然相值两相呼。非金非石非丝竹,万顷云涛殷五湖。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浮云扫尽天如水,十里疏钟到野堂。窗纸月明人不睡,屋茅霜冷夜初长。归休固已师沮溺,承学犹能陋汉唐。安得子孙常念此,不妨世世业耕桑。

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人言是公轻许可,我谓亲仁乃渠事。客游偶尔过君庐,中有诚斋膀怡字。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嗟余夙昔两公游,与君常恨风马牛。何知一见辱倾盖,四海兄弟宁待求。有弟有弟江南州,尺书断绝安与不。因君使我增离忧,一夜梦逐沧波鸥。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束帛徵诸老,深衣立一儒。乡人偕猎较,童子共凤雩。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何处堪愁思,花间长乐宫。君王不重客,泣泪向春风。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碧落忘归处,佳期不厌逢。晚凉生玉井,新暑避烟松。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

禄养更迎侍,消摇介寿康。壮图虽偃屈,潜德竟辉光。可惜今埋玉,无由自奠觞。他年观上冢,千骑拥龙冈。

帘疏财许客窥班,未得缠头小破悭。已结云愁蜚蝶梦,莫斜秋水蹙春山。

白发相过各暮年,颜间老气自轩轩。沧浪供砚心犹在,博雅藏书手自翻。举世共知名父子,此身莫负晦翁门。重阳风雨何堪别,只和名章当赠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