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
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
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

作品评述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
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
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长期雨水的感慨和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眩晕地感知到阴雨不断地降落,而他手中的茶杯中的茶液始终浓郁。他不再关心庄稼的丰收,也不去追问沉浸在雨水中的芙蓉花。广阔的天空中倾盆而下的雨水,使云彩昏暗,山峰仿佛笼罩在淡淡的墨色中。在长安,鼎烹美食的人们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的同时,钟声正好撞击他们的耳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水的长久和茶的浓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感慨和对世事的冷漠。诗中的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的描写,给人一种长时间的阴雨连绵不断的感觉,而茶杯中的茶液不断浓烈,似乎与外界的阴雨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来表达自己不再关心农作物的收获和芙蓉花的沉浸状况,这种冷漠和超然的态度透露出对世俗事物的厌倦。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的描绘,给人以广袤天空中雨水倾泻的景象,云彩昏暗,山峰隐约可见,给人以一种阴郁和凄凉的感觉。最后两句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通过描写人们享受美食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宴会的欢乐氛围,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虚荣和享乐的追求,与诗中的冷漠和超然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冷漠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疏离感和对纷扰的厌倦情绪。同时,通过对美食宴会的描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这首诗词意境独特,给人以凄凉和超然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冷暖的思考和对于内心自由的向往。

诗词推荐

山留盘瓠迹,洞有秦人书。

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亦好园中亦好亭,两重好处两重贫。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影不落人间,空门断往还。心如灰已死,身与石同顽。洗耳清{左襫去衤右斗}瀑,搘筇静对山。老僧閒甚富,谁欲贾予閒。

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灭除妄想养天真。管无寒暑侵。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克巳今颜子,承家小吕申。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摠新。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九重深密视听难,玉殿琼楼宿雾攒。燮理尽归臣相事,轮王不载宝花冠。

令节传千古,休祥属圣时。炎图如日永,赫赫照华夷。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夕张佳期迅,朝云昔梦终。春生黄竹雪,秋起白絺风。气接钟山紫,花留桃渡红。只看藏壑处,天上列芙蓉。

永巷斜廊闹戟闱,帕黄寂寞护龙墀。深宫不与闲人到,只许珍禽自在飞。

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猷公曾住天台寺,阴雨猿声何处闻。

钓湖鱠红鳞,斸山饭黄独。书生甘若饴,八珍不在目。出处有余裕,赑屃营寸禄。一舟指三径,不远傥许复。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江上定多闭,疏阴就箕踞。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齐王僚属好男儿,偶觅东归便得归。满目路岐抛似梦,一船风雨去如飞。盘擎紫线莼初熟,箸拨红丝鲙正肥。惆怅途中无限事,与君千载两忘机。

开时可食胜餐松,应在神人守护中。九节自知遗种异,一花谁可斗香同。碧丛露养仙苗细,灵卉泉抽玉髓空。还有痴愚求见面,欲期颜貌亟还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