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屏风诗 十四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作品评述

《咏画屏风诗 十四》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屏风的景象。高阁跨越千寻,层层重檐高耸,云彩分散在三个部分,花朵飘落得更低。有人吹箫迎接白鹤,还有人照镜子跳舞如山鸡。诗人认为,为何担忧夜晚的来临,从未听到乌鸦的啼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画屏风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先,高阁千寻跨和重檐百丈齐的描绘给人一种宏伟和壮观的感觉,展示了屏风的雄伟气势。接着,云彩分散成三段,花朵飘落得更低,形象地表达了云和花在空间上的变化,增添了屏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第三、四句中,吹箫迎白鹤和照镜舞山鸡的描写,给人一种神秘而充满生气的感觉。白鹤和山鸡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和灵动,与屏风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诗人认为,何必担忧夜晚的来临,因为他从未听到乌鸦的啼叫。这里乌鸦的啼叫可以理解为不幸或者困境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困难的不畏惧,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一幅画屏风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壮丽和生动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诗词推荐

粼粼万顷碧玻璃,今日耕锄半稻畦。菡萏开时还自好,买舟一醉玉东西。

众里识中散,野鹤自昂藏。萤窗雪屋十载,南国秀孤芳。河汉胸中九策,风雨笔头千字,画省姓名香。文采黑头掾,辉映汉星郎。怕山间,猿鹤怨,理归*。人生几度欢聚,且莫诉离肠。休恋江湖风月,忘却云霄阊阖,鸿鹄本高翔。笑我漫浪者,丘壑可徜徉。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四野有歌行路乐,五营无战射堂闲。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方拟杀身酬圣主,敢于高处恋乡关。

洛之花图欧公诗,惊怪天巧呈新枝。自言当时记者数十种,姚魏后有潜溪绯。蜀之花图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径围三尺瑞云红,尚有二花添未具。此花非惟今所无,世间久亦无此图。东南花样自来小,如盘能几多如盂。晓来明眼花翁作,风韵宛然如蜀洛。写作花中第一花,群类一时都脱

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妾家秦关中,白玉为重堂。堂前翠帘钩,一一金鸳鸯。暖艳照绮席,新声按笙簧。妾小不解事,戏剧珠楼旁。蜂蕊撷稼杏,莺枝荫垂杨。阿母喜秀慧,鞶丝教疑裳。年齿渐长成,自制红襦长。弄杼织繁锦,错综飞凤凰。体柔生玉腻,国色凝天香。不假粉黛妍,差作时世妆。况已求得逢,晨夕

无心出岫道人闲,身在虚无缥渺间。可惜云霓人在望,卷将云雨入梅山。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

父识英雄婿沛公,家因骄横血兵锋。始知善相元非善,不是兴宗是覆宗。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年年极暑与秋期,日日秋阳在暮时。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

闻在豪塘饮,松林日百回。当年鹿何往,异世鹤归来。未许茅斋并,终期蜡屐陪。丹留杉不死,夜气看星魁。

今日偶不饮,无事亦有思。偶然举一杯,事至我不知。岂独忘万事,此身亦如遗。此酒本何物,秫先麴还随。饭秫秪醒眼,嚼麴无醉时。秫麴偶相逢,清泉媒妁之。不知独何神,幻出忘世姿。庄周不须周,惠施不须施。贵贱与死生,不斋元自齐。我本非缙绅,金华牧羊儿。秪坐读诗礼,一出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