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屏风诗 十四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作品评述

《咏画屏风诗 十四》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屏风的景象。高阁跨越千寻,层层重檐高耸,云彩分散在三个部分,花朵飘落得更低。有人吹箫迎接白鹤,还有人照镜子跳舞如山鸡。诗人认为,为何担忧夜晚的来临,从未听到乌鸦的啼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画屏风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先,高阁千寻跨和重檐百丈齐的描绘给人一种宏伟和壮观的感觉,展示了屏风的雄伟气势。接着,云彩分散成三段,花朵飘落得更低,形象地表达了云和花在空间上的变化,增添了屏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第三、四句中,吹箫迎白鹤和照镜舞山鸡的描写,给人一种神秘而充满生气的感觉。白鹤和山鸡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和灵动,与屏风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诗人认为,何必担忧夜晚的来临,因为他从未听到乌鸦的啼叫。这里乌鸦的啼叫可以理解为不幸或者困境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困难的不畏惧,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一幅画屏风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壮丽和生动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诗词推荐

客程何太急,岁月半途分。想暂归天姥,还来伴使君。晓吟千嶂雪,春思一江云。若再经过此,囊诗可得闻。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还归内殿阅图书。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闽州少尹家何处?梦里青山溧阳树。讼庭无事独哦松,走马金陵看花去。青绳御路连青天,五陵侠少黄金鞭。红桥青幔多买醉,少尹囊中无酒钱。朝回道过乡山口,春风又发秦淮柳。溧水芹边二校文,相逢为问平安否。

吾庐镜湖上,傍水开云扃。秋浅叶未丹,日落山更青。孤鹤从西来,长鸣掠沙汀;亦知常苦饥,未忍吞膻腥。我食虽不肉,匕箸穷芳馨。幽窗灯火冷,浊酒倒残瓶。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宋玉恃才者,恁虚构高唐。自垂文赋名,荒淫归楚襄。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弋有凫雁兮盟有鸥,我出而仕兮可则进,脱如不可兮还我锄耰。水之上兮山之下,稷黍枣栗兮野塘之坞。秋收其实兮于粲满筥,车既膏兮马不前,退而家食兮孰予敢侮。我思野塘兮繄古之沂,有怀其人兮瑟声希。可由求赤兮贤宁不希,登之廊肆兮

折节何须万夫后,蟹螯居左杯居右。先生老傀谁使然,天孙安能司唾呕。尚无一字得三缣,何如卖之不龟手。与公正自一家人,公家日月余扃牖。每得新诗如见公,风流好在灵和柳。题舆那听仲举辞,宣室应怀贾生久。当年竹马定不乏,旧雨垫巾无恙否。我今信手任翻羹,谁解苦心杯置肘。

国香倾国色,天质殆天怜。含笑冰崖侧,无言石濑溅。湘娥愁暮倚,孙令馥终筵。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翻思杏园路,鞭袅帽檐斜。

四年军法表巴邛,归骑俄乘紫汉风。家绪旧传三棨贵,将材元蕴万人雄。锦城离思云容敛,山国行章旆影红。到日定知新渥重,主寮今是黑头公。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

来时荦荦汉三明,浦雪江风尔许情。今度王郎隔湘水,梦余环佩玉玱琤。

上人幼负凌云志,十五为僧今廿二。鲸波不怕险如崖,远涉要明西祖意。老松阴下扣烟扉,未透慈溪劈箭机。满口乡谈学唐语,帝都丁唤那斯祁。粗拳便欲拦胸{上祝下土},又恐傍观分背触。快归省问老传衣,古磵寒泉休瞪目。

诏书选后宫,众女竞媒致。拂镜浓画眉,临风高绾髻。朝犹东邻居,夕已金屋贵。彼姝绝代姿,绰约乘云气。箴史合古趣,佩服与今异。宜哉寤寐求,惜也憔悴弃。君门深复深,岁遣花鸟使。

醉下高楼醒复登,任从浮薄笑才能。青龙寺里三门上,立为南山不为僧。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