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

山耸湖心住任缘,考槃茆舍闭深烟。
月澄秋水牵吟思,花满春岩照困眠。
触石微云闲致雨,鸣臯孤鹤静闻天。
会抛此景相寻去,渺渺沧江片席悬。

作品评述

《孤山闲居次韵酬会稽仁侄见寄》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山上有一处闲居,答复会稽仁侄的来信。
山峰高耸,居于湖心,我自由自在地生活。
茅舍深处被烟雾所笼罩,像是一座隐秘的世界。
明亮的月光倒映在秋水之上,引发吟咏和思考。
繁花盛开,春天的岩石上照耀着我困倦的眼睛。
触摸山石,微云轻轻飘过,雨水静静降落。
我听到孤鹤在高山上鸣叫,安静地聆听宇宙的声音。
我们相约离开这个景色,追寻遥远的沧江,天空中悬挂着片片席子,渺渺不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居住在孤山上的闲居,展示了他与自然的交融和内心的宁静。山峰高耸,湖水环绕,创造了一个与尘嚣隔绝的生活环境。茅舍深处的烟雾,给人一种隐秘、神秘的感觉,使得作者的生活更加宁静和独立。明亮的月光倒映在秋水之上,唤起了作者的吟咏之情和思考之思。盛开的花朵映照在岩石上,给作者的困倦眼睛带来一些活力。诗中的微云轻轻飘过,雨水静静降落,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平静。孤鹤的鸣叫声让作者静静地倾听,感受到它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最后,诗人寄托了离开这个美景,追寻更广阔的沧江之意,表达了对未知和远方的向往和探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宁静、内省和追求境界的追求。同时,作者通过山水的变化和自然的声音,唤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何处丈夫儿,不知名姓谁。弟兄三恂相,上下两灵祠。江海为疆域,风雷听指麾。与人作方便,慷慨似生时。

切磋长恨我空疏,甚喜同门各起予。赠别懒为名利语,洗心深读圣贤书。

久坐意不怿,掩卷聊出游。一筇吾事足,安用车与驺。浮生了无根,两踵蹋百州。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涛头。一日新雨霁,微茫见流求。西行亦足快,纵猎南山秋。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短剑隐市尘,浩歌醉江楼。颇疑屠博中,可与共奇谋。丈夫等一死,灭贼

琐窗珠户别离难,兰蕙柔姿惜易残。曲断瑶筝银甲冷,书留锦字墨花干。罗衾积梦惊春晚,宝鸭销香觉夜寒。槛外碧桃花自好,一年芳景共谁看。

写就秋词雁景稀,背灯无语独眠迟。画栏点滴芭蕉雨,一夜将愁向阿谁。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金波露洗净于昼,寂寞不堪深夜情。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捧来前面请安名,黄蘖高高唤一声。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寺门松未老,早有鹤来栖。一夜枕衾冷,半天风雨啼。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巫山神女欲回车,滕六留云布玉华。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幸逃僵死榆关戍,相伴饥眠草屋家。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岁晚花应发,春余质讵丰。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虚飘飘,虚飘飘。禹门三级浪,仙子百花桥,雪霙轻作霰,檐溜冻成条。游丝千尺纲春色,掣电一抹收远霄。虚飘飘,此时幻聚犹坚牢。

吾兄喜酒人,今汝亦能饮。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

黯淡四山暮,凄凉千里秋。功名常叹老,衰病岂禁愁。孤雁影谁伴,乱蛩吟不休。一身天外客,云尽是乡州。

竹国风世界,梅兄雪友朋。地清无可比,且道玉壶冰。

修行先把家缘舍。莫顺人情谈话。慎勿攀高忽下。休著纤毫假。心猿意马无令耍。真净真清幽雅。神气和调惺洒。功满丹无价。

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