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桂林旧首绣衣来,久矣余波拍越台。
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作品评述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是宋代李昴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桂林旧首绣衣来,
久矣余波拍越台。
自古直臣多牧广,
广平曾赋岭头梅。

中文译文:
桂林的旧首领穿着绣衣而来,
久久以来的余波拍打着越台。
自古以来,忠诚的臣子常在广野上执掌权柄,
广平曾经赋诗赞美过岭头的梅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桂林旧首领徐意的迎接场景为主题,通过对桂林风景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景物的美好赞赏。

首句“桂林旧首绣衣来”,通过“绣衣”这一形象描写,展示了徐意威严华贵的形象。整句表达了作者对徐意的敬佩和对他到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一句“久矣余波拍越台”,通过“余波”和“拍越台”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历史的长久流转和徐意带来的影响。越台是桂林城墙的一部分,这里可以理解为整个桂林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徐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第三句“自古直臣多牧广”,通过“自古直臣”这个形象,强调了忠诚的臣子在广野上执掌权柄的常态,体现了中原文化中崇尚忠诚、尚武的精神。

最后一句“广平曾赋岭头梅”,提到广平曾经赋诗赞美过岭头的梅花。岭头梅花是桂林的著名景点之一,诗人通过引用广平的诗作,进一步彰显了桂林风景的美丽和诗意。

整首诗词通过对徐意的赞美、桂林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示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和美好风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追思和致敬之意。

诗词推荐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两仪间。

樗栎材庸岁月深,松筠避地竟何心。托根空向高冈上,祗作溪园数亩阴。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迳老风烟。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滴困檀槽碎玉声。青州合换沁州名。高风未论陶元亮,豪气应吞阮步兵。明老眼,慰浮生。人间势利一毫轻。羁愁如海都消尽,细和清歌带月

左右江湖仙圣宅,龙飞凤舞帝王家。楼台高下随山势,渤灞微茫涌日华。渔浦风和翻柳影,官河春尽落桐花。钱唐佳丽今无比,回首中原望眼赊。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佯狂混迹养天和,上界其如官府多。暑了又寒寒又暑,一蓑衣外更无他。

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门外白鸥三万个,几时相对绿波间?

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

然间云雾,密布长天,遍空呈瑞。屑飘飘,舞风前轻坠。面凝酥,山头铺分,又爽兼鲜媚。姹婴儿,相将携手,同来游觑。里全真,实中迎宝,满插琼花荣贵。脉和明,更三光分锐。地生辉,震方通耀,放烂银霞起。见师呼,仙童邀我,蓬莱一醉。

野烟寺初暝,僧添宝篆香。鲸音送残照,敲落楚天霜。

千年紫极锁烟萝。艳质含羞敛翠蛾。远睇慈元称寿处,不妨连臂,大家重与,楚舞更吴歌。

城西,直龟山之北。溪水XXXX山足矣,意伯熙当之耶。伯熙学道有新功,一日语余云:溪上尝得异石,有文隐然,如记姓名,且有“长生”等字。余未之见也。因其生朝,姑摭二事为词以寿之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当此际。龟山正抱西江水。三万六千排日醉。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锺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德泽被烝黎。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宸心致孝极孜孜。展礼诏台司。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撑傍羹鱼宋媪家,绿荷裹饭荐匏瓜。率真受用非随俗,尚欠风前雨笠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