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十咏其一武夷山

灵岳標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
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杨亿所写,题为《建溪十咏其一武夷山》,描绘了武夷山的景色和历史意义。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岳标真牒,
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
猿鸟骇人群。
古道千年在,
悬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
谁祀武夷君。

诗意:
这首诗以形容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渊源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峰、藤萝、猿鸟等元素,表达了武夷山的神秘、雄伟和辽阔。诗人还提到了古代的道路、江流和山谷,强调了武夷山的历史悠久和自然的壮丽景观。最后,诗人询问谁来祭奠武夷山的神明,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首两句"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通过标榜武夷山为灵岳、真牒,以及山峰独立高耸入云的形象,展示了武夷山的神圣和壮丽。"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一句描绘了山中藤萝茂盛,仙人洞穴隐秘,以及猿猴和鸟类的惊人数量,突显了武夷山的自然生态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表达了武夷山古老的道路和纵横交错的山谷景观,强调了山脉的历史积淀和壮丽景观的多样性。"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一句触及了武夷山作为历史遗址的意义,诗人思考着谁来继承并尊崇武夷山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这一句留下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武夷山的雄伟景色和历史底蕴,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武夷山的壮美和独特魅力,同时引发对历史与传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殷勤黄金靥,照辉白板扉。洁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有个将军不得名,唯教健卒喝书生。尚书近日清如镜,天子官街不许行。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歌声野色中,人乐岁时丰。暑雨阻阳杂,秋田早晚同。岭云无烈日,江树足凉风。自指香山语,前村有路通。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衔勒。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功名富贵非偶然,杨子草玄徒默默。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幹多荆棘。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帝里春深淑气迟,天街无路踏香泥。逢人客坐三分话,到处官衙一局棋。叔夜不堪徒自遣,马卿多病欲何之。归时若遇高阳侣,有酒如渑醉肯辞。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山月吟声苦,春风引思长。无由及尘土,犹带杏花香。

一年一度逢花发,每见花开辄黯然。往事有谁来记忆,春风空老白头年。

绿水红桥一路青,东风将雨染初成。隔帘弄影捎飞燕,当座吹花趁语莺。新月正笼陶令宅,淡烟斜拂亚夫营。年年送别三春恨,肠断山阳笛里声。

麦饭苦经营,桑田许变更。饥鸦啼古井,独鹳下荒城。落日关河迥,东风草木荣。苍苍十二桧,颜色尚承平。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出汴忽如鱼脱网,长淮万里断烦嚣。白云已抱日光转,碧浪更和天面摇。自此乘槎须犯斗,谁能鞭石解为桥。玉京醉客无消息,不及蓬山两信潮。

烟霞城阙起,胜迹在林椒。春草绕三径,松风话六朝。冶城深竹树,白鹭带江潮。忆昔谈经处,钟声锁寂寥。

大地黑如漆,古今无消息,达磨老臊胡,九年空面壁。

别墅相望汉水傍,雨容和雾晚溟濛。出门忽见丹青树,肠断家山柿叶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