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奭良的《沁园春(其三)金齿》
拼音和注音
yǒu měi zài zhōng , hù xī càn rán , liǎng sān diǎn j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三点: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粲然:(书)(形)①形容物体鲜明发光。②形容显著明白:~可见。③笑时露出牙齿:~一笑。
点金:道教所谓的点铁成金。
奭良
不详
原诗
有美在中,瓠犀粲然,两三点金。
想敲时眉绉,移嗔鬟侍,嵌来吻合,媚视藁砧。
坚却能安,刚偏不吐,接近珠喉一往深。
餐霞未,尽从容漱石,漫剔银簪。含香鸡舌沉沉。
倘狭路相逢忍不禁。
只杨枝作闹,缄情脉脉,菱花对照,笑语吟吟。
白粲何多,黄流贵少,余慧何时到织纴。
翻新样,判削除百镒,布满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