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曾国藩的《陈庆覃诗钞题辞(其三)》
拼音和注音
biǎn fū lì fù wén zì chán , jiàn tóu yī xuè zhēn càn r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文字:(名)①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②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等。③指文章或文章的词句:~精通。
粲然:(书)(形)①形容物体鲜明发光。②形容显著明白:~可见。③笑时露出牙齿:~一笑。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原诗
虞舜藏弓苍梧野,我家正度南岳下。
眼看乡井多誉髦,凌周郭李皆健者。
何郎苍老孙郎少,君合众铜付一冶。
楚人自古工语言,湘流到今悼屈贾。
褊夫例缚文字禅,剑头一吷真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