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过玛瑙寺

借屋傍精庐,无事数来往。
披草通泉流,刻树记笋长。
微风四山落,小立领松响。
讵名息诸缘,暂喜脱尘网。

作品评述

《雨后过玛瑙寺》是一首作者为陈俞的诗词,该诗的具体朝代未知。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借屋傍精庐,
无事数来往。
披草通泉流,
刻树记笋长。
微风四山落,
小立领松响。
讵名息诸缘,
暂喜脱尘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经过玛瑙寺的景象。诗人借住在寺庙旁的房屋,平静地数着经过的人们。他穿过草地,畅通着流水,观察着树木上新生的竹笋。微风吹拂着四周的山峦,他静静地站立着,听着松树的响声。他感叹自己的名字和世俗的纷扰已经不再重要,他暂时喜悦地脱离了尘世的羁绊。

赏析:
《雨后过玛瑙寺》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描写雨后的玛瑙寺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越。诗中的玛瑙寺象征着宁静与祥和,而诗人则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和脱离尘世的喜悦。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诗人通过借屋傍精庐、披草通泉流、刻树记笋长等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吹拂四山,小立之间领略松树的响声,更加突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脱和喜悦。这种超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呼应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山水田园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推荐

阁下从容旧客卿,寄来骏马赏高情。任追烟景骑仍醉,知有文章倚便成。步步自怜春日影,萧萧犹起朔风声。须知上宰吹嘘意,送入天门上路行。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雄观今古快幽情,突兀层楼出市甍。二水交流何处尽,孤舟不见乱山横。丹炉寂寞仙游远,剑气萧条和恨盈。向晚移樽话流落,可堪时听鼓鼙声。

园林花未发,岂是为游春。深愧青宫客,先寻白屋人。儿童惊茜绶,仆隶笑纱巾。踏雪携诗谢,朱门必许亲。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夜来一阵催花雨。

家乘桑盖瑞,国富卧龙才。汉水神晖彻,灵图密命开。横天嘉气应,继日景云来。傥管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已过长亭一舍宽,送行犹自挽征鞍。我无惠政苏凋瘵,何事邦人泪不乾。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

孤云不知处,野雪见行踪。一饭饱时少,随缘沧海东。香床通水月,清磬出花宫。欲结庐山社,谁能问远公?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欢万古痕。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层物且重翻。

全德备万物,大方无四隅。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道学归吾子,言诗起老夫。无为蹈东海,留作济川桴。

寒雪初晴冷气清,地炉火活渐春生。嬾骑□□□人户,满酌肥羔朝帝京。屋破玉川贫亦乐,□□□坞贵何荣。道心自得锺仪趣,一操南音□□□。

水精盘跃锦鳞鱼,闷于渊沉海岸居。秀世竹鸣金鸑鷟,观空波涌玉蟾蜍。轻明缨络垂身后,重叠芙蓉衬足初。曾向梦中潜祐我,烁人仪表降蓬庐。

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